“以蛇為龍,以貍為虎,以雞為鳳,精心烹制置于盤中,其形狀如龍蟠,虎躍,風舞。”
“金龍盤纏,猛虎吼叫,鳳凰展翅,再加上紅紅綠綠的佐料點綴其間,恰似一件活生生的藝術品,令人拍案叫絕。”
從玻璃瓶中舀出一杯酒,笑道:“蛇之鮮、貍之嫩、雞之美混合正在一盤菜中,使得這一盤本屬生猛的美食,靠著鮮字降服羊城食客。配上蛇膽酒,邊飲邊嘗,不枉此生!”
莊臣站起身,雙手接過,重新漱漱口,拿起筷子,放入口中……
無法形容的美!
看著莊臣滿臉享受,江宏藝開懷大笑,指著最后一道菜,介紹道:“我們江太史家的五蛇羹,其講究處可說一時無兩。蛇是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水蛇、錦蛇。”
“浸熟或蒸熟蛇身后,撕成極細的肉絲,加入雞肉絲、果子貍肉絲、鮑魚絲、廣肚絲、冬菇、木耳、生粉、菊花制成蛇羹。”
“所有配料對刀工的要求極為細致,才能使得食材的鮮味得到最大程度釋放。一碗蛇羹可以說是各種食材互為表里的集合。”
“每一樣食材都失去自我的同時,又釋放自我。一碗羹里有千絲萬縷,舀之連綿不斷,入口才能百轉千回。”
“當年府里終年雇傭四個花王,其中兩個專事種菊,蛇羹用的多是自栽的大白菊。另有一種奇菊叫鶴舞云霄,狀似大白菊而白中微透淡紫,不可多得的精品。”
“要用的時候,女仆把大朵菊花摘下來,倒著放入一大盆清水里,手執花柄在水里搖,把花里的蟲子、纖塵去除凈盡,再用剪刀逐瓣剪出備用。入菜之后,似雪般素凈柔軟,其香淡而不散。”
莊臣挺直身體,滿臉嚴肅,深吸口氣,正式品嘗。放入嘴里,閉上眼睛,許久,喃喃自語道:“把五蛇羹的美味升華到最高峰的是最后灑上的薄脆和檸檬葉絲,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帶有檸檬味清香及樹葉特有苦味不僅起到去腥的作用,更為醇厚的蛇羹憑添一絲清新之氣。”
“哈哈哈,說得好!”老爺子哈哈大笑,欣慰道:“采檸檬葉有講究,嫩葉不夠味,老葉太硬,要挑不老不嫩的葉片,撕去葉脈對半折疊,卷成小筒,即切即用,要切得細如蠶絲,務求香味更鮮。”
“炸薄脆也不能含糊,把面團開薄,撒好粉,用棍子卷起來,再把棍子拉出去壓薄面卷。面卷攤開,搟薄,又再撒粉,卷起,壓薄,搟開,直至面皮夠薄,便切成欖核形小片,投下油鍋炸脆,好吃得很。”
莊臣再吃一口,仔細品味道:“按理說極清淡的蛇羹與油炸薄脆應當是極不搭調的兩者,但將薄脆放入蛇羹之后,反而產生煥然一新的感覺。”
“酥脆感和油香味能令人心情愉悅食欲大增,包覆上蛇羹后更是鮮美。同時由于上桌前才泡入,尚未完全與湯羹化為一體,因此不會破壞原本的清淡滋味。這就像吃粥放油條,產生絕佳的美味體驗。”
老人仰天大笑,好小子,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