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年,除了年夜飯,還有放煙花,包餃子,壓歲錢,吃瓜子,看春晚,然后初一至十五帶著一家人到各個長輩家拜年,一般正月十五鬧完元宵節年味就漸漸消散,整個年內都是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的。
“小曼,這是爺爺奶奶給孩子的壓歲錢,因為這小子我們長了一輩。”季母把用紅包包好的錢遞給周曼。
“謝謝媽。”雙手接過紅包,周曼高興地不得了,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在季家她的地位。
“春晚還是老樣子,沒有過多新穎我們還是愛看,這是為什么?還不是要得這份氣氛,咱老百姓圖得就是安居樂業,難忘今宵,感受祖國的變化。”
“爸,日子會越來越好的,等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我們一家出門好好轉轉。”
“是的,以前的日子真與現在無法比,想當年,我們的苦日子你們這一年代是體會不到的,吃樹根,挖野菜,有一頓飽飯我們想都不敢想,你們要懂得感恩,人呀就要知足。這次放假到什么時候?何時去小曼父母那里?我在這也呆不了多久,年后生意要忙,離這也遠,來去不方便。”
“爸,又在憶苦思甜。項目那里一直在下雪,年后也開不了工,不過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在家呆不了多久,小年這小子還沒有滿月,媽,孩子和小曼您要多操心了。”
“爸,您考慮在這里買房嗎?單位現在有集資房,可便宜了。”周曼覺得公婆兩地跑也不是辦法,能住一起照顧還是比現在這樣方便。
“買什么房子,家里不是能住下來嗎?”季小北怕父母誤會,責怪周曼多事。
“小曼的建議可以考慮,我現在手頭上也沒有多余的錢,都套在股市和貨里,不知要多少錢?”季父想到一大家平時來了都擠在這里不是辦法,畢竟是周曼分的房子。
“爸,您不要多心,只要三萬,不是太多,我沒有別的意思,房子是固定資產,投資肯定有保障,現在買絕對劃算,以后說不定房子是最好的商品。”女人向來就是推動時代經濟進步的紅旗手,倒是季小北眼光越來越窄了。
“你怎么突然開始關心房子了?我們家夠住啦,還操心那事做什么?好好照顧小年。”
“同事最近都在討論這事,很多人買了,袁方也買了,他剛談了一個女朋友,準備結婚。”
提起袁方,季小北倒一年多沒見了,想想以前袁方對周曼的心,季小北還是有點不舒服。
“總算有女人喜歡了。”季小北一副調侃的樣子。
“哥,袁方是誰呀?瞧你這副樣子,不會是情敵吧?”季小茹一下子來了興趣,把注意力從電視節目轉移到季小北身上。
“吃你的蘋果,看你的電視,小孩子湊什么熱鬧?”季小北把削好的蘋果塞到季小茹的嘴里。
“媽,你看我哥現在好霸道。我贊成嫂子的意見,在市里有自己房子還是好處多多,不管以后醫療,出行還有環境都比我們鎮上方便,如果今年不是到這,我得轉幾趟汽車。爸,您就把您的私房錢拿出,給我們一個市里的家,這可不是啃老。”季小茹舉手申明。
“讓我們再想想。”季父一輩子住在祖上留下的房子里,對于買房還是考慮的慎重。
“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爸,要買快出手,等售樓部人員上班讓小北去看看房子,選一個位置好的樓層,遲了可都是人家挑剩下的了,到時后悔怕來不及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