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過去了,當范閑第二次出現在齊國滿朝文武面前的時候,已經到了祭祀大典。
皇帝并沒有出席,而出席的是這個舉國上下都知道誕下皇子的準皇后,司理理。
但是女人肯定無法坐主位,所以主座上坐的是北齊太學院里面的院士。
范閑在眾目睽睽之下,作為北齊最高學術的接班人身份出現,這個場合之上,尖酸刻薄的讀書人是一定要刁難范閑的,可是他們全部被北齊太學院的院士鎮住了,院士秉持著學術不分國界不分疆土的龐大價值觀,進行了長達一個時辰的講述。
并且在最后的時候,想要借范閑那里保存著莊墨韓先生世間僅存的一些孤本回來抄錄。
范閑當然也只能假借慶國學府的名義,承諾回到慶國之后,立刻讓人抄錄送來,畢竟南慶的皇帝陛下,也是有著學術不分國界不分疆土的龐大價值觀,他們二人倒是還蠻合拍的。
祭祀慶典沒人會去搞什么壞,這畢竟是當代最負盛名的文豪祭祀,沒人會去說三道四,所有的北齊官員臉上都繃著一根筋,隨時可能崩潰。而其他聞名而來將祭祀大典圍了里三圈外三圈的圍觀人群,甚至還有因為祭祀莊墨韓先生的事跡,而大哭出來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當世無人之類云云。
范閑也沒有當個事兒,畢竟他的名號怎么來的,他比誰都清楚,要不是為了活下去,那半閑詩集肯定是出不來的,所以范閑并沒有把這些莫須有的名號看的太重,至于下面圍觀的人愛說誰的文學造詣高,和他沒有多大關系。
祭祀最后在御前公公傳達皇帝陛下的御詔之后,結束了。
但是緊隨其后的重磅炸彈,讓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蒙上了一層陰霾。
這件事情范閑是回到了居住地才知道,因為那時候同知已經在他的院門口等著了。
范閑第一時間并沒有從正門進入,所以沒有和同知打照面,他回到房間之后才聽說。
西陲邊關開戰了。
慶國二皇子率西塞駐扎慶國五萬大軍直沖突厥部族,突厥部族雖然有十二萬人,但是大多是城池之中的百姓,能夠提兵刃上場的不過五萬人,還要加上老弱病殘,高官將領,后勤女廚等等的人,說來人很多,但是真正的戰斗力并不多。
并且突厥部族的城池還是要防守的,二皇子傭兵五萬,已經是對方可持續作戰人員的接近一倍。
這一次二皇子當然是大捷,他突如其來的攻勢,讓整個突厥城池的防守線,后撤了十里,而二皇子更是欺人太甚,直接將他駐扎的營地,推進了二十里,現在防守軍安營寨扎的地方距離戰場不過二十里的距離。
范閑當然知道二皇子在玩什么勾當,他現在打突厥,根本不是為了打仗而去打,完全就是為了讓北齊的人知道,他南慶二皇子是一個狠人,他現在兵強馬壯,隨時可以沖破突厥部族的城池,倒時候就算是屠城,二皇子也得把范閑給北齊,讓北齊的人抓過去送給他,不然的話,很可能北齊就會失去他的一個附屬國,這樣以后北齊,就會真的被孤立起來。
范閑安逸的聽著這些線報,并沒有說什么話。
倒是皇上不急太監急的王啟年湊到了范閑的身旁,“大人,事情是按照這個方向發展的沒有錯,但是您現在準備如何應對呢?”
“等上杉虎。”范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