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
“皇室的昭陽武圣,五歲就修煉出真氣,習武時間更早。師奶奶,不如就讓我來教小師叔習武吧?”
魏麗娘考慮了一下,答應了,對陳子陵,她還是比較放心的。
女人的心理很怪異,有時不聽勸說,會堅定反對一件理所應當之事,但是勸說的人不同,又會放棄反對。情緒大于邏輯。
陳子陵帶著昭世威來到后花園,找了一處環境清凈的所在,將自己幼時修煉的“七星功”詳細傳授給他。修行七星功的重要性、修行規范、動作標準等等細節,逐一教授。
“七星功”是陳子陵家傳修煉功法,以七星樁法行氣,勤加修煉可以百日筑基,修煉出真氣。
五形拳鍛煉身體和近戰技巧,效果最佳,但修煉出真氣是修行的根基。
上午練習五行拳,下午讀書習字,中間休息玩鬧一個時辰,晚上修行七星功。陳子陵給昭世威制定了每日的學習計劃。
取得了魏麗娘認可,然后拜請魏文謀督促落實。
陳子陵不能在都城久待,但是可以經常往來,駕駛銘文飛輪從鳳尾城到都城僅需幾個時辰。
安排好昭世威習武之后,陳子陵出了文王府,信步來到棲霞山前。望著高大的太學門樓,陳子陵微微一笑,沿著筆直、寬闊的山道向上行去。
太學是文王昭文淵力主創辦,乃是國立最高學府。
創辦太學最初的目的,是因為武人治國,戾氣太盛。希望能夠文武調和,化解國家治理方面的戾氣。
后來因為學術上自由探討、思想上兼容并蓄,生活上有豐厚保障等方面原因,太學吸引了各個方面的高水平學者前來,大家在一起研究探討學問,逐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于是太學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的學府。
現有執教博士數百人。都是在文學、藝術、算術、建筑、醫學、武學、銘文、軍事謀略等方面,具備極高水準的學者,被文王請來主持教學事務。這些執教博士享有相應的爵位和俸祿。
太學共有六個分院,分別為,書院:教授文學、歷史、藝術、地理等等;工學院:教授算術、匠學、建筑、醫學等等;治學院:教授國家公務、民政治理等;武經學院:武學研究、修行探討、妖獸研究等等;銘文學院:教授銘文、進行銘文深入研究;軍事學院:教授軍陣、軍士謀略、軍隊基礎建設等等。
各分院祭酒都是各個行業宗師級的人物。銘文學院祭酒是皇家銘文總館原來的館長魏文和,銘文宗師。
太學生三萬余人,畢業后最低有八品官員身份。各郡優秀的青年才俊,踴躍入太學就讀。據說,大河對面的秦、趙、齊也有學生來此就學。
太學每年為楚國輸送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近八千人,對楚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
高大的圍墻依山而建,將太學數百棟建筑護入其中,僅正門和兩個側門可以出入。
陳子陵來到太學大門,守門的護衛有兩個十人隊。太學的日常護衛由皇家御林軍派遣了一屯軍士三百人,進行日常的值守和巡邏。
護衛隊正簡單驗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