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王站在高處,俯瞰這波瀾壯闊的場景,心中甚是欣慰。
如此兒郎,才是以后逐鹿中原的中流砥柱!
荊山為古秦嶺余脈,東西走向的四道脊嶺橫貫郢城北方,呈四龍奪珠之勢將整個荊山分為四山三谷。
四山由南自北分別是筆直陡峭的大荊山,鐘靈毓秀的小荊山,高聳入云的白頭山,以及綿延千里的古馳山。
而三谷之名則是取自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谷雨”和“霜降”。
春獵區域在谷水澗縱深數十里的范圍內,驚蟄谷和霜降谷因深處大山深處,不是驚雷滾滾就是冰封千里,未嘗有人敢涉足。
幾百人的隊伍很快消失在密林中,不見蹤跡。
谷水澗位于大荊山與小荊山之間,上游多雨水,一條寬闊的谷水河自山谷深處噴薄而出,一路波濤洶涌出荊山奔襲二百里后匯入丹水,撐起丹水絕大部分的流量。
谷水河在這片古老的山脈中奔騰了千百年,削平了山川棱角,硬是在亂世嶙峋的山谷中開辟出一道平攤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河坡平原。
呈獻給世人以蔥郁繁茂的林木以及漫山遍野的奇珍異物。
密林中。韌草覆蓋了狹窄的小道,昔日里常有采藥人來往于此,但去年大雪時節自郢城王宮傳來“封山以備春獵”的令諭,荒置如此。
縱橫枝葉間的蛛網讓一馬當先的少年郎吃盡苦頭,眉發泛白,大咽苦水,心中對那個慫恿自己打頭陣的鄰家兄弟憤恨不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襄王獨自走在偏僻的山路上,望著曲徑通幽處,自言自語道。
謝絕了自家幾位兄長的同行邀約,襄王不想過早暴露自身實力。
西襄府之案如針芒在背,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襄王不忘復仇之心,但要面對群山之巔這樣的超然勢力,區區一個楚國封王還遠遠不夠看。
襄王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今自己無論功力還是勢力都需要大幅提升,而空缺已久的靖北王位正需要一個能坐穩的人。
襄王神色厲然,展開身法,消失在密林中。
天色漸晚,黑暗如同巨獸一般貪婪地吞噬掉最后一絲光亮。在大荊山的半山腰處,一點火光如同星辰一般在密林深處若隱若現。
走近看,三個人圍著火堆,銅劍被架在火堆上,上面放置著肥碩的鹿腿,鹿肉在火焰的燎烤下不斷溢出油脂,滴在松木上發出“噗噗”的聲響。
一人自腰間抽出鋒利的匕首探入火中割下一塊金黃的腿肉,掀高蓋住腦袋的披風,將炙熱的鹿肉塞入口中狼吞虎咽。
然后抹了一把嘴邊的油,對著一旁仰坐在石頭上捧著紫金葫蘆自飲自酌的男子說道:“四哥,你說這人啊,本性就是卑賤,我們仨哪個不是揣著好好的榮華富貴不去享受,反而跑到這荒山野嶺中貪欲這山間漁獵別有的清苦雅致!”
飲酒人放下葫蘆,帶著些許醉意仰望天穹,淡淡道:“唯這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受之無窮也,神靈對于凡間最大的恩賜莫過于有施無類萬物同享。”
而另一邊一直往火堆里添加薪柴的男子默不作聲,火焰照進他的眼里,雙瞳如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