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林源和李木子前往院系樓找各自的輔導員提出林波麗老師的教學申請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前去提交申請的班級絡繹不絕。而且在接下來幾天時間里,幾乎所有的班級都申請了林波麗老師的課程。
這一事件讓學校大為震驚。
主管學校教育的張軼副校長特別為此事召開了會議。
“這是一件好事情呀!”張軼副校長開心地說到:“其實咱們的學生都是愛學習的。”
“現在還說不準。”外語系系主任姚銀燕老師隨即唱起反調:“指不定就是圖個新鮮,跟風罷了。”
“姚主任的意思是,等過了這股新鮮勁兒,學生們就不會有像這幾天的瘋狂表現了?”
姚銀燕點點頭。
“我可不這么認為。”教育處馬處長說到,“這幾天我一直在關注林波麗老師的課程,我發現學生在聽它的課時,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課程的連貫性很強,林波麗老師的這種能力,我看你們外語系的老師應該還要多加學習呀!”
“嗤。”姚銀燕不屑地說到:“不過就是一臺機器,還左一個林波麗老師,右一個林波麗老師。”
“嗨!你說誰呢!”馬處長頓時來了氣,“我說你們還不服氣了,外語系的老師們,煩請拿實力說話!”
“好好好!都少說兩句!”張軼提高嗓音說到:“現在不是你們爭吵的時候!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問題是:全校學生都要求林波麗的課程,時間上要怎么安排才合理。”
“很簡單!”馬處長說到:“讓零點科技再送一臺同樣的過來不就解決了!”
“這可不行。”外語系系主任姚銀燕反對說:“且不說兩臺這樣的機器要花費多少租金,如果真要開兩個智能班,你不如直接讓我們外語系的老師直接下崗算了。”
“我可沒有這個意思。”馬處長解釋說:“我理解你們的教學難處,但總不能因為這個而把高科技拒之門外吧!你們可以通過林波麗的教學方式改變自己平時的授課方法呀!”
姚銀燕想繼續辯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作為一名教師,她也明白,先進的科技應該引領社會發展,但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觸碰到自己的利益時,她實在是左右為難。
“我理解姚主任,還有外語系老師的想法,不過請你們放心,機器人歸機器人,不會影響到你們的教學工作,以及你們的教學評價。”
會議上,代表各方利益的代表都爭相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范聰老師在一旁認真做著會議記錄。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討論,最終得到的結果是:考慮到機器人的穩定性,每個班級,每個月有兩節課的機會參加林波麗老師的課程。但出于時間安排原因,有些班的課程可能會被排到了晚上10點。
這樣的安排顯然不能讓各方滿意。
首先是學生,他們不滿意的原因顯而易見:不僅安排的課時太少,安排的時間也明顯不合理。
其次是外語系的老師,即便姚銀燕主任在會議上據理力爭,但依然無法讓系里的老師全部滿意。他們擔心,如果真要是這么安排,那綜合排名靠后的老師們真的要瑟瑟發抖了,搞不好哪天真要下崗了。
就連張軼副校長最開始的如意算盤也落空了。林波麗的課時被自己學生占滿,他要開校外課程培訓班的計劃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不過馬處長給了他一個好提議,再租一臺林波麗,專門給校外培訓課程使用。這收入可不得嘩啦啦的進來!
林波麗老師可不會考慮各方的感受,只要校方給了它上課的安排,它就會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