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正是龍抬頭,老爺子本想去探訪黃大仙,只為了求個名字,誰想到兒子已經給孫兒起了一個名字,就此作罷。
但今天兒子早早起來,穿著一套白色衣服,以游學為由,攜兒媳去外面游學,說要游學很久,把孫兒留給自己照顧,老爺子也猜不透兒子的想法,交待了一下就由得他們出去,但兒子居然還開口說要把那頭小鹿一并帶走。
外面下了一點小雨,少年背著書箱,撐著一把油紙傘,傘向女子偏了一點,兩人在前面走,那頭鹿也不用牽著,自覺跟在兩人后面。
遠離了白家大宅,兩夫妻又到了李家大院,和岳父岳母寒暄幾句后就告辭了,岳父給了李玉一個木匣子,拉去一邊又嘮叨了半天,兩夫妻在李家吃完午飯后就離開了。
白祥臨走時在李家門口的石獅子端詳了片刻,點了一下石獅子的一顆眼珠子就背起行囊撐傘。
沒有了早上的小雨,卻迎來了大艷陽,兩夫妻走在小道上,不覺得累,此時也離開李家數十里遠,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走那么遠,還絲毫不覺得累。
傘是白祥撐著,卻遮著李玉,兩人一路沒有任何話語。繞了幾座大山后終于見到一破舊的木屋,木屋沒有門,木頭也有些腐朽,只有殘余幾條破朽木在里面,連灶臺也被拆掉了,還有一些黑色的灰炭,白祥俯身捻搓了一些灰在手指,就將背上的書箱放下,從中取下一小瓷瓶,將灰炭都裝進去,再背上書箱后,兩夫妻離開了破木屋。
還沒走幾步,就迎面撞上一采藥老人,白祥主動和老人打招呼,還識相地遞上水葫蘆,老人也用自己的水葫蘆接了點水,咕嚕咕嚕喝完,向兩夫妻道謝,還問兩夫妻要去哪里,為什么要走山路。
白祥開口道:“我們要找一株十年的靈芝和不長果的人參根,老先生有沒有見到,或者采過。”
老人抹了抹臉上的汗水,將采藥箱放下,坐在地上后開口:“這十年的靈芝不少,我那藥店就有幾株,但這沒結果的人參這些山是沒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的,你應該去翁縣西邊找一位楊老頭,他兒子經常去外面收藥材,收一次就出去好幾年,前天剛回來,五月就又要出去了,小先生若是不趕路,晚上就可以來我藥店幫襯生意,就在后山下面那個村。”
白祥笑了笑,說:“我們只是路過。”
轉過身背對著老人,撐開油紙傘,李玉很識相地走到傘下,但老人旁騖地說了一句:“小先生可得把泥一輩子踩在腳底啊,莫要讓泥揚起來!”說完便笑呵呵地走了。
白祥扭頭看了一眼采藥老人,眼睛閃爍著異樣的光,小鹿從密林走出來,搖了搖頭,和采藥老人擦身而過。
在幾里之外的翁縣,白祥找到了楊老頭的兒子楊五,楊五客氣地給白祥和李玉兩夫妻倒了一杯茶水,詢問生意之事。
白祥買了幾株人參根,就是還未長開的野人參,價格很便宜,就是有點干巴巴的,白祥雖然有點不滿意,不過還是高價買了下來,楊五也說要老山參他有的是,這幾株是他為老母親采的,說是要拿來泡茶。
楊五招呼下人拿來幾株草藥,白祥接過手問了問,問楊五:“令慈可豢養什么奇獸靈寵?”
楊五回答:“并無,只是養了只小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