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軒本就早已通過鄉試,但當年驟逢突變,失去情人消息。多年來一直苦苦追尋,無心他顧,沒能專注學業再進一步。此時聽聞葉蕓熙一番話,柳明軒茅塞頓開,瞬間有了從拾學業的動力,既然自己沒有什么背景勢力改變蕓熙現在的處境,那么就讓自己發奮圖強,拼命去錚一個可以改變蕓熙命運的背景。倘若自己當年失去蕓熙消息時就看明白這一切,如今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帶走蕓熙,不至于向現在這樣,還要讓她再去等待。
進京更進一步謀求功名,確實更有希望解救蕓熙脫離苦海。心中暗暗下了決定,若真能成功,一定要不顧一切,明媒正娶把蕓熙帶回家,她已經受了太多苦。
接下來的日子里,柳明軒在葉蕓熙的支持下苦讀詩書,期間兩人也曾在白鷺城桃花林偷偷私會互訴衷腸。時光飛逝,轉眼間已到了次年七月,柳明軒時隔多年,終于重新振作,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離別時,葉蕓熙為他彈琴送別,二人依依惜別。但未曾想,這一去便是永別。
當秋景楓帶著柳明軒殘魂來到臨海城幾經打探,才發現。早在柳明軒離開后不久,改名換姓叫作柳香蘭的葉蕓熙,托關系傍上了榮升臨海總兵的夏成龍,做了夏總兵的第九房小妾。但在新婚之夜,化名柳香蘭的葉蕓熙借用毒藥,配合收買的殺手刺殺了夏總兵。而后自知斷無生理的她,在官兵包圍前用柳明軒送給她的鳳凰珠釵自盡身死。
當秋景楓帶著柳明軒的殘魂來到白鷺城,他們曾經相會的桃花林尋找到了葉蕓熙之前的侍女,才得知了事情的詳細經過。原來早在與柳明軒重逢不久,這名侍女就被葉蕓熙故意遣散,實則是給了侍女一筆銀錢,交代了后事。提前遣散這名從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葉家時就跟隨自己的侍女,不過是為了讓她不容易受牽連。
無論刺殺成功與否,葉蕓熙都不可能生還,甚至尸體都不一定能完整的留下。所以她提前交給這名忠心耿耿的葉家侍女一筆銀子,讓她在白鷺城桃花林自己與柳明軒常相會的地方,為自己立一座無名的衣冠冢。待到柳明軒回來這片桃花林尋她時,再告訴他實情。
而葉蕓熙在柳明軒離開時,也曾帶他見過這名侍女,隱隱說過,若是回來想要尋她,可以到桃花林附近找這位葉家侍女傳信。
得知真相,看著葉蕓熙遺物的柳明軒殘魂幾近崩潰。
葉蕓熙交代侍女交給柳明軒的遺物雖然不過寥寥幾件,但很明顯都是她生前極為珍視之物。這其中有一套她親手為柳明軒縫制的衣服,一卷柳明軒為她畫的少女賞花圖,以及一本不知名,寫著奇怪文字的小本。還有就是提有一首最后留下的絕筆小詩的桃花圖。借侍女之口傳達,葉蕓熙自認為自己殘身羞見柳郎,只盼望有來生,再報柳郎對自己的深情。
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她深愛的柳郎,在進京趕考路過高平時,也已成了山匪江城子生祭的囚徒,命喪黃泉。
秋景楓應柳明軒的最后請求,維持著他的殘魂來到了常與葉蕓熙私會的桃林深處。含著淚看著葉蕓熙的衣冠冢,柳明軒感受著愛人的深情,體會了她所背負之深重。他從來不認為葉蕓熙辜負過自己。而是無比心疼蕓熙的一切,恨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好她。
柳明軒一步一步的走向桃花林深處那座孤獨的無名小墳,邊走邊輕聲吟著葉蕓熙留給他的那首絕筆詩:“別曲送離花未開,笑言重聚日方長。春暖新桃漫溪谷,難同知己共評芳。陰陽兩地若一夢,桃花醉處永相逢。”
恍惚間,柳明軒仿佛又看見了那位明眸皓齒的清麗少女,在桃花林深處微笑的向他遙遙招手。
柳明軒的殘魂在邁向葉蕓熙的衣冠冢途中,漸漸消散。最后在到達小墳時,化作了點點熒光,投入到那座無名的新墳中。
看著兩個飽受折磨的靈魂,最終以這種方式相聚,侍女跌坐在一旁,早已泣不成聲。小道士秋景楓亦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看著這四周盛開的桃花頗為感概。道劍揮引間,一束束青光沒入桃林深處。做完這一切后,秋景楓深深的看了一眼這片桃花林,而后轉身離去。若無外界強行干擾,那么這片桃林將常年盛開,為這對苦命深情的人兒永遠綻放出最美麗的色彩,這也是小道士秋景楓送給這對情人最后的禮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