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歡目光發直,唇又動了起來。雖聲音近勝了無,但她細聽還是分辯出來。她說的是“圣上,我食言了。”
庭院草叢中的蟋蟀突然鳴叫了起來,鋪滿地板的銀輝不知何時隱退了。
云束稍一渙散,便再也捕捉不到眼前人的活氣。
百年之后,與她們沐浴同一輪皎月清輝下的學士,在重溫這段宮禁秘辛,惋惜貴妃紅顏早逝之時,信手書下閑詞半闕:
玉階霜華重,瓊軒不堪望。移墻花影動,似是月魂歸。空念道,紅粉宮中憶佞臣。
她聽見殿外跌撞前行的聲音。
妃鐘氏嘉和二十二年五月十七日薨,年二十五。
帝哀慟,下令輟朝七日,升朝官須朝于東華門外。當日于皇儀殿治喪,近臣宗室皆至此憑吊。
云束著素服,候在殿外,看著前來吊祭的內外命婦。她們面色一應凝重、哀婉,吊唁完,便去別殿休憩喝茶。
停靈第四日,圣上至東華門外,當眾宣布追封鐘氏為“皇后”。升朝官頓沸,甚于往日。
圣上只道:“朕心意已決,卿家不要再反對了。”
韓時平、劉文正、陶玠跪于極寧殿外,引經據典,極陳此舉自古無先例,要求圣上收回旨令。
圣上不理,召副知,翰林學士等臣子入極寧殿,商議追封皇后的事宜。圣上親擬“溫成”為謚,只因溢法名曰“德行寬柔曰溫,齊圣廣淵曰成”。
這一消息很快傳入了后廷。妃嬪、宮人都認為圣上的決定匪夷所思,他們私下議論皇后尚在,如何再立一個皇后。
皇后卻不驚慌,她知道朝臣定會阻止他,一如往日在朝政宮苑的事務上勸諫他。他是不會成功的。
靖榮長公主為母親鳴不平,來到極寧殿,反對圣上立鐘貴妃為皇后,說這一決議實為異舉,上觸祖宗禮法,下致民眾嗤誹。
圣上嗔怒道:“你那么在意祖宗禮法和民眾輿論,為何還要寫信讓爹爹接你回朝?你可知道你回朝,鐘貴妃也出了一份力。你的娘娘可是阻攔你回來的!”
臺諫官見圣上最寵愛的女兒都無功而返,知道再怎么反對,也無濟無事。圣上鐵了心要立鐘氏為皇后。
第六日,副參知親自讀冊,召告國朝,立貴妃鐘氏為溫成皇后。
第七日前夕,溫成皇后靈柩由皇儀殿移往奉先寺,圣上設禁衛于城門外,并宿于皇儀殿為其守靈。靈柩出宮至奉先寺這一段御道,威儀隆盛。圣上令諸司緣街設祭,百官入奉先寺資福禪院獻挽詞,做祭拜。
九月,園陵建成,監護使、監護都監等人主持溫成皇后安葬禮。禮院奉詔參定溫成皇后于城南立廟及四時享祀之制。四時祭奠期間,須登歌設樂,獻上玉帛,舍人攝事,禮同太廟。
據此,燈火將盡,這一曲宮闕婉歌終是落下了帷幕。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