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縱橫家為了達到目的,使用各種手段拉攏、分化、慫恿,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
這就是縱橫家起到的作用。
元顥可以出兵五萬人,到時從西面攻打咸陽,與張華配合。
蘇代為了拉攏元顥,承諾將咸陽一地劃分給元顥。
當然,這些縱橫家的承諾,在張華看來,和吹牛不打草稿一樣。
等攻下咸陽鎮,到時候如何拿捏實力不濟的元顥,就看張華的意思了,大不了讓蘇代背鍋。
永穆公主入駐三原鎮,張華倒是沒有想到大唐皇室的公主也有英雄屬性。
【英雄】:李玉蕊
【等級】:15
【統帥】:30【武力】:20【智力】:71【政治】:62
【天賦】:祈福(所在的地方,領地氣運指數提升)
【來歷】:唐玄宗長女,永穆公主。
……
永穆公主對提升領地的氣運指數有幫助,也不枉張華出兵擄掠過來。
唐玄宗、秦孝公已經多次派來使節,譴責張華出兵掠走永穆公主的行為,并且要求歸還永穆公主。
但張華無視了唐玄宗和秦孝公的譴責。
反正被譴責也不會掉一塊肉,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范仲淹大人告急。”
張華在準備科舉、練兵、種田期間,鎮守河洛的范仲淹向張華強調來自虎牢關以東的威脅。
大金國的努爾哈赤擊敗朱由檢,勢力范圍擴張,讓虎牢關的防守壓力驟增。
“令范仲淹在河洛招募兩萬新兵。”
“等武舉的時候,招募一批武官,補充河洛地方的武將。”
張華勢力,最精銳的一批武將都被張華部署在關中,對付唐玄宗和秦孝公。
河洛那邊,有點名氣的武將只有范仲淹、耿恭、種師道、蔣欽、桓誕、王鳳,總兵力六萬。
這些兵馬想要控制整個河洛以及汝州縣,本來還不算困難。
但虎牢關以東的努爾哈赤大金國勢力越加強大,虎牢關的防守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旦努爾哈赤向東邊擴張的勢力受到遏制,轉而向西邊擴張,那么虎牢關隨時可能面臨被攻陷的危機。
張華只能希望武舉可以吸引一批武將過來,哪怕不是名將,補充中低層軍官也不錯。
統領千軍萬馬,不只是依靠幾個名將,還有大量中低層軍官。
比如白袍軍,除了主將陳慶之,還有副將馬佛念,在他們手下,還有一批中低層軍官,負責將命令層層傳達下去,或者帶兵沖鋒陷陣。
在籌備一段時間后,張華勢力的十二個縣,幾乎在同時進行科舉,選拔人才,補充文臣武將的缺口。
科舉考試需要漫長的時間,在結果出來之前,張華將舉辦科舉的事情,交給對應的官吏。
等到科舉結果出來,各縣優秀的士人和武夫,將會前來三原鎮,接受張華的親自考核。
張華負責最后把關,最起碼保證不會讓科舉選拔出來的前面的一批人是庸人。
三原縣,前來參與武舉的人約數百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敢主動報名參與武舉的人,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畢竟自己的力氣如何,騙不了自己。
武舉選拔是中低層軍官,然后立下軍功,才有可能被提升為高層將領。
而且,張華為了選拔出將帥之才,而不是選拔士兵,還要求參與武舉的人識字、會兵法。
因此參與武舉的人數就更少了。
“怎么可能,這可是五百斤重的石塊!”
在武舉選拔現場,眾人見到一人輕松舉起五百斤的石塊,表情淡然,無不大吃一驚。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這個考生是一個少女,單手舉起了五百斤石塊!
“此人或許可以一拳打死你我二人。”
兩個負責考核的主考官只是武力60多的軍司馬,見此人單手舉起巨石,背后嚇出一身冷汗。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