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的臉上又有了些激動。
就這樣,餐廳的第一位員工正式到崗,沒過多長時間,姚遠就意識到,這次他是撿到寶了。一般人根本就想象不到,一個肩負家庭重擔的女人,能夠迸發出多大的能量。
劉春霞對試用期其間能拿到兩千元的工資,感覺有些喜出望外。畢竟是餐廳工作,一般的餐廳服務員能拿到一千出頭就非常不錯了,而且這個餐廳聽說還是村里參了股的,有村支書在,心里就有了底氣,在這里打工肯定不會像別處那樣受氣。再說餐廳離家近,照顧起家里就更方便。
更重要的是那個姚經理,黑不溜秋的樣子看上去不起眼,濃眉大眼的倒是挺容易說話。不用更多的鼓動,劉春霞就對這個工作奉獻出了幾乎是全部的精力與熱情。
餐廳工作本來就是個勞動力密集行業,沒有什么竅門,只要是肯干肯動腦子,就肯定能勝任。劉春霞又有政府招待所餐廳的工作經驗,仔細琢磨下,把個服務流程完善的滴水不漏,崗位責任制弄得更是井井有條。更別說在開荒期間處處帶頭,安排合理,隱隱已經有了主人翁、領導者的樣子。
當然這是后話,當下的姚遠撿到了另外一個寶。常大廚給的名片是一位酒樓的廚師長姓邢,也是京福公司培養出來的。
大狗跟他聯系了一下,那位邢大廚說是在平安大街上,有一家酒樓不干了,老板想著把酒樓的設備家具打包給買了。姚遠跟劉春霞談完,開上車接了大狗,就上了平安大街。
林向安家里有礦、煤礦。父親在老家東北經營著一家煤礦,同時還開了一家規模很大的運輸公司。但是那都跟林向安沒什么關系,哥哥在家里幫助父親打理公司,自己從RB留學回來,也想找點事做。
但他可不想回老家跟那幫煤黑子、和運輸公司的車豁子打交道。林向安有著自己的理想,他要創業,留在京城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父親一手創下了家里的偌大產業,身上有著典型的老派商人的特點,就是說大話、使小錢。嘴里說著支持林向安創業,卻只給掏出了五百萬的創業資金。
林向安沒有氣餒,四處出擊,甚至利用了父親的不少關系,才在京城市中心、平安大道上選了個位置,開起一家一千多平米的餐廳。
餐廳經營東北菜、兼營川魯粵菜。他想把自己的家鄉菜引進到京城,打響自己的牌子。白山黑水的大東北,物產豐饒。豬肉燉粉條子、松蘑燉小雞、鍋包肉這些特色美食,自己在RB留學時每每想起都會口水橫流。
而在京城,林向安發現很少有像樣的東北菜餐廳,一旦這些菜品被搬到京城,一定會火。尤其餐廳的選址還是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方,敞敞亮亮的平安大街上!
理想曾經很豐滿,但是當前的現實很骨感。骨感的就像林向安現在的體型,高高的個子、形銷骨立的樣子,讓人聯想起弱不禁風這個成語。整天的腰背佝僂著,愁眉不展。
經營了一年多的餐廳,實在開不下去了。說實話,后幾個月都談不上經營,完全就是混吃等死。餐廳里整天死氣沉沉,沒有一個客人。偶爾有個路過的進來餐廳探個頭,也會被餐廳里說不出的壓抑氣氛給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