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老章出手,句句是錘,每條建議都在大宋目前亟待解決的痛點之上。
在老章提出這些建議之前,大家甚至都覺得大宋已經夠完美了,待到老章一提出來后,大家才發現,這尼瑪路漫漫才修地基……
但是前景是非常可期的,于是趙煦下旨,同意章愛卿所請,其中財政歸蔡京、軍事歸章惇、工部歸沈括,將事情都給落實下去。
章惇上奏,天下事終須天下人為之,臣以為,應該讓系統內的同志們,州府以上的一把手,以及海港的管理者,艦船的船長,學院的師長們,大家一起暢所欲言,提供建議和意見,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在各自的一畝三分地上,搞搞諸葛亮會嘛。
臣想請幾天假,去登州考察。
這事情要放在以前那是不用想,但是如今卻不是不可能。先發電報讓那邊準備起來,章惇早上八點從汴京出發,次日天九點就能抵達登州。
各路紛紛的上言當中,分量最重的,當然是蘇油的建議。
蘇油對章惇非常贊賞,不過建議先易后難。
改是最麻煩的,而建卻相對輕松得多。
因此最輕松的就是建立海軍的管理指揮體系。
海軍相對與陸軍有個方便控制的地方,就是海軍必須有海港,否則就是斷線的風箏。
因此海軍應該有一個總機構,叫做司令部。
司令部下轄各港口指揮、各大艦隊指揮、兩棲陸戰隊指揮、以及后勤、裝備、參謀、監察、聯絡等各部門。
依托現有的軍港和軍艦,大架子就差不多拉起來了。
至于其他的,慢慢來就行,不過需要結合當前實際。
比如工部,其實現在大可以分作兩個大部門,工建部與工業部。
工建部類似后世建設部,包括規劃、勘探、預算、工程、人事、裝備、倉料。
而工業部包括產業、規劃、財務、標準、技術、裝備、研發。
也各自跟后世同名的部門類似了。
在天下臣民的眼中,這是陛下和章惇搞的大動作,而在蘇油看來,這不過是小試點。
但是意義重大,這是由封建王朝粗放式管理的政府,向分工細致,嚴密高效,管理科學的近代政府邁出的第一步。
封建,其實不是貶義詞,至少在紹圣二年的這個時空,它代表的是全世界最先進,最完善的人類社會管理機制,是當代文明的最高產物。
按照另一個時空里邊那種關于人類社會的劃分方法來定義華夏的歷史階段,在已經生活于這個時空的蘇油看來,其實非常不科學。
華夏社會,其實一直是多種形態共存的大體系,復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