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的癲狂舉動,讓甄姨娘不明所以。
她并非杏林中人,自然不知這小小的一粒丸藥,在醫苑之中,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
據前朝《萃英集》記載,在現今深州問安縣的地界上,曾有一名“女冠”,她的道號,是前朝女帝親賜的,喚作“紫薇散人”。
這位紫薇散人萍蹤梗跡,尋常人難以見到她的身影。但若是積德行善,在染病之際,則有幸得遇紫薇散人。
散人是前朝有名的道醫,經她診治的病人,沒有不痊愈的。當時女帝在魯山遇刺,危急關頭,恰逢紫薇散人經過。獻上“永容丹”一枚,這才保全了女帝的性命。
女帝大喜之下,賜號她“紫薇散人”。
“紫薇”二字極重,可見女帝對她的敬重與感激。
因為女帝一再邀請與挽留的緣故,紫薇散人后來隨駕回宮,在宮中受了兩年的侍奉。兩年之后,女帝誕下自己的第一個女兒,是為“淑華帝姬”。
帝姬天生慧根,深得紫薇散人的喜愛。前朝永初三年,不滿一歲的淑華帝姬被紫薇散人帶著,離開了宮廷。
女帝雖大怒,但卻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去追截。
而這,也成了百年來的一樁懸案。
紫薇散人最后去往何處?淑華帝姬是否也成了女冠?無人可知。對于醫者來說,比起故事本身,他們更在意的,是其中提到的“永容丹”。
傳聞,永容丹的方子記載在前朝的宮廷醫術秘典上,后來隨著大昭太祖皇帝的一把火,被燒了個干凈。
白駒過隙,距離大昭開朝到現在,已過了百年之久。永容丹是否真有“回神續命”的奇特功效,后人已不可知。況且百年間,陸陸續續出過幾次造假“永容丹”的事件。醫者們對永容丹的興趣已經不是很大了。
與其寄希望于傳說中的丹藥,不如自行研究。
但,研究了大半輩子的鄺廷春還是頗為激動。如果這個方子是真的,那將是造福萬民的事情。
他一刻也等不了,拿著方子就想回去仔細研究。
甄姨娘第一時間甚至沒有拉住他,還得小丫鬟跟上去,將他的路牢牢擋住。
“鄺大夫,別急嘛!”
小丫鬟說著,把人又推搡到了甄姨娘的面前。
鄺廷春這會兒頭腦還發著熱,見小丫鬟攔著自己,不由得有些不悅。他沉下臉,喝退了攔路的人。
甄姨娘覺得他是發了瘋了,想趁他不備,把方子給搶回來。
亂糟糟的當口,沈應開口說話了。
他要說的,是沈問心要他代傳的話。
早已算計到這一切的沈問心,對只有一面之緣的鄺廷春提出了一個不算過分的要求:方子可以共享,但只許研究,沒有她的許可,不許將丹藥用到任何人身上。
否則,她就砸了他的招牌。
沈應說完后有些忐忑的看了看鄺廷春的臉色,想知道他會不會認為受辱,從而當場翻臉。
所幸,鄺廷春是一個溫和赤誠的人。他當面起誓,絕不會違背沈問心的要求。若有違背,叫他五雷轟頂。
其實,沈問心并沒有說出任何具有威脅性的話語。最后一句,是沈應自己加的。
他現在已經有些拿沈問心當自己人了,以至于下意識會護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