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兩人默了半天,最后也沒得出什么有用的結果出來。
甄姨娘雖然不敢再留著沈問心送的長命鎖,但隨意處置了的話,她又怕對瓊姐兒不好。況且她總覺得自己這樣瞻前顧后的,正是中了司姨娘的計,成了她眼中的笑話。
江嬤嬤最后建議,讓她把長命鎖送到慧緣的靈云庵里放著。若是這東西真的不詳,到了那地方也得老實。
若這東西并無不妥,受一受香火,也是祈福的一件事。
如此兩全其美,豈不正好?
甄姨娘也覺得她這個提議不錯,忙讓她把東西“送走”。
……
江嬤嬤前腳剛出府,后腳司姨娘就得了消息。
陳婆子連忙奉承她道:“夫人果然料事如神,猜到她們不敢將事情鬧大!”
司姨娘冷笑道:“爺現在正煩著呢,她怎么敢再到爺的面前去現眼。”
陳婆子道:“話是這么說,但這始終不是她的作風呀!夫人還是要小心才行!”
司姨娘不以為意。
就算甄姨娘最后拿這個做箋子,又想鬧出一番事來。可沒有證據,也只會惹得沈東詞生厭。
司姨娘只要不擔驚受怕的自己先心虛了,那么就沒有人能動得了她。
她讓寇嬤嬤把東西給甄姨娘看,非但不怕她有了防備且發難,甚至想讓她“沒事找事”。
新鶯雖然死了,可甄姨娘仍舊元氣大傷。正所謂打鐵還得趁熱,這時候若是再出個什么錯兒,甄姨娘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司姨娘是個有決斷的人。
在不確定封了斷指的長命鎖是否還在廟里的時候,她就敢讓寇嬤嬤把東西送到甄姨娘的面前。
她的道理很簡單,倘若甄姨娘早就知曉了這件事,那么她一定不會故弄虛玄,橫生這么多枝節出來。
只要她把東西往沈東詞面前一送,等待司姨娘的,就是貶為奴仆,永世不得翻身。
不管這件事是偶然,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對司姨娘而言,只要能讓甄姨娘血債血償,她不在乎自己的結局最后會是怎樣。
“長命鎖”不過是投石問路。
她等待著后續事情的到來。
……
司姨娘所料沒錯,到了晚間,園子里果然熱鬧了起來。
起因是看守院門的婆子尿急,便一個人往園子里走,想找個僻靜地兒行方便。
結果行到假山后頭的時候跌了一跤,把腦袋給磕破了。
就在這個時候,她隱約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問她怎么跟自己一樣,也這么不小心?
那婆子嚇得三魂盡失,當即一個勁兒的嚎叫起來,把園子里的大半人都給驚動了。
便是老太太身邊的秋月,也被鬧得一頭霧水,親自打著燈籠來到司姨娘的院里。
這件事鬧到最后,越傳越邪乎,到了第二天早上,幾乎全府的人都知道,新鶯死得冤枉,以至于陰魂不散了。
除此之外,霞紅院里的怪事,經由王家兄弟二人的嘴,被傳得人盡皆知。
他們講這個事情,有意夸大且增添了一些細節。不多時,沈問心的院里挖出個不潔之物的事情,徑直傳到了西州城里的茶館酒肆之中。
這件事,讓老太太十分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