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柳燕打算趁這次水稻收割,隨蔣大郎他們到各村去收米。
順便到他們那邊的山頭去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靈草,或者有沒有什么土特產之類的。
柳上村和河田村就在柳下村的隔壁,所以無論田地的質量還是村民生活的品質都和以前的柳下村差不多。
一個字,窮。
柳燕等人到村里收大米的時候受到了村民熱烈的歡迎,很多人都像把家底翻了一遍一樣,拿著各式各樣的東西要來送給她。
開玩笑,不要說這兩三個月來多收的十幾兩菜錢。就拿這次的大米來說,產量直接翻了一倍,收購價格比市面還高五成。
也就是說,他們原先只能收獲10兩銀的大米,如今可以賣到30兩,簡直是一朝致富啊。
而且這還只是一季的水稻。想想明年有兩季,大家做夢都笑醒了。
柳燕也沒想到,靈泉的品質升級了,育出來的種子質量也更好了。以前產量只能多收三四成,如今直接翻了一倍。
這讓她對靈泉的盡快升級也有了更強的欲望和動力。
想想升到七級的神奇效果,柳燕就忍不住激動。搞不好那時候的糧食產量,直接達到了袁隆平老爺子發明的雜交水稻的成果。
要知道柳下村以前平均每畝才產80公斤,就算現在翻一倍也就160公斤。可是袁老爺子發明的雜交水稻已經達到了年產1500公斤的神跡。
柳燕笑著拒絕了大家的好意,推說車子要裝大米,不好裝這些東西,村民才訕訕的收回了他們的禮物。
回程的途中,因為車里裝著大米,柳燕和蔣大郎坐在前頭駕車。
柳燕掰著手指算了下,這次兩個村總共收了30萬公斤的大米,也不知道蕭澤安那廝吃不吃的完。
不過,最遺憾的是,找不到靈草。柳燕和蔣大郎花了兩三天時間,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把兩個村附近的山頭晃了一下,連鞋都換了一雙,還是啥都沒找到。
二十幾輛馬車的車隊在山間緩緩行走著,為了避免追尾,每輛車之間都距離十來米。
柳燕的車輛行在最前頭
轟,轟,轟,頭頂上方突然傳來石頭滾動的聲音。
柳燕循聲一望,幾顆巨石已經壓迫性的近在咫尺。
“小心”柳燕大駭,神色俱變地連忙拉住蔣大郎的袖子想把他拖到空間去。而蔣大郎則是為了躲避滾落下來的石塊,往右猛地一拽馬繩。
受驚的馬匹便帶著柳燕兩人和滿車的大米,在滾落巨石的追逐下,徑直朝深谷沖下去了。
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滿車大米落九天。
等后面的車輛反應過來時,已經看不見柳燕他們的身影了。
“招娣”
“蔣大郎”
柳洲等人焦急地趴在崖邊,拼了命的大喊,但是回應他們的,只有深谷的回音。
誰也沒有發現大山上面躲藏著的人影。
“老大,搞定了,這回咱可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