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佟童刪除那條推文之前,郝夢媛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問他為什么要把楊雪的文章發出去,所有人都覺得那篇文章不夠好,佟童也很清楚這一事實,那為什么還要發?
佟童并沒有將鍋甩到李曉身上,只說自己想引起輿論關注,讓孟老師的死亡真相浮出水面。郝夢媛卻直截了當地說道:“這不像是你的行事風格。”
佟童無言以對。
“你說實話,是不是李曉找過你?你是不是在她的強迫下發的?”
“也不能全怪她。推送的權力在我手上,如果不是我動搖了,她再怎么強迫我也沒用。”
可很多時候,“強迫”就是能讓人動搖啊!但是郝夢媛沒有說這句話,事情已經發生了,責怪或者甩鍋都沒什么用了,最迫切的是想出解決方法。她說道:“那……還有什么補救措施沒有?畢竟,她寫的文章質量不高,對’刺芒’的影響也不好。”
“嗯,這是我一開始就顧慮的。”
“我們能不能把它刪掉?”
“我剛想刪,而且想寫一個聲明。”
“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在議論了,要是你刪掉了,很多人會說你是心虛了。”
“我確實是心虛了,而且確實不夠謹慎。在聲明中,我就想這樣寫。”佟童疲憊地嘆了一口氣:“我要為我自己的錯誤買單,所以,我要認真地寫。”
郝夢媛工作時間不算長,但是在工作過程中,她見過了太多互相推諉、扯皮,尤其是學生出問題時,老師可能會為了一個詞語斟酌半天,比如,他“主動”走到陽臺,和他“自行”走到陽臺,就有著微妙的差異。現在的工作雖然光鮮亮麗,受人尊敬,但是郝夢媛從很早之前就感到疲憊了。
在看到了太多互相推卸責任的案例之后,郝夢媛才覺出了佟童和李曉的可貴。李曉雖然咄咄逼人,但她確實有一身正氣,而且從來都不回避自己的責任。佟童就更是如此了,因為他的坦蕩,郝夢媛更欣賞他,也更珍惜這樣的朋友。
“佟老板,并不是因為你肯反省自己,網友就會放過你。”
“這個我知道。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我會更加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