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剛注冊的賬號叫做“星火燎原”。意思再清楚不過了——雖然她現在只是一簇小火苗,但是她擁有蓬勃的生命力,可以燃燒整個原野。
光看這名字,就足夠感受到“燃”了。
李曉是和朋友一起做了一個視頻號加公眾號,朋友其實也算是她職場上的師弟,他們倆都是火爆脾氣,不服就干,所以李曉一攛掇他,他就辭職了,要實現自己匡扶正義的理想。
二人分工明確,朋友負責剪輯視頻,李曉負責撰寫文案。前幾天鉚足勁出了好幾期,無論是抓住社會熱點,還是評論娛樂圈的爭議人物,每一篇文章她都做到了火力全開,看得人熱血沸騰。包括曾經的“短視頻一哥”張垚垚,也是她批判的對象,張垚垚被她稱為新時期的賣國賊。要是張垚垚看到了她的視頻,估計能被氣得半死。
李曉批判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物,讓觀眾感受到了極度舒爽。她在新聞圈浸染多年,專業知識扎實,文章寫得漂亮,也抓住了觀眾的關切,獲得極高的關注也在情理之中。但在佟童和郝夢媛看來,她的作品唯獨缺了“公正客觀”。
或者說,她不像是在認真地批判現實,而是在泄憤。
對一個媒體來說,這種缺點是致命的。
但是李曉像打了雞血一樣,對這兩個人——尤其是她曾經滿懷期待、但到頭來非常失望的兩個人的建議,她多半是不會聽的。她更愿意跟她情投意合的朋友打交道。
而且,她活得那么熱血,佟童自嘆不如,他感覺自己沒有資格對這個女孩子指手畫腳。
只要聽到哪里有不公平,李曉就和朋友開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去一線做實地調查。在進入夏天之后,她跟一家造紙廠杠上了。有人給她發郵件,說是家鄉的母親河受到了上游造紙廠的污染,墨水河變成了真正的“墨水河”,河水不僅泛黑,還散發著一股臭味。村民接連出現了不適,短短幾天,就有三個人確診了癌癥。他們去造紙廠鬧過,但是造紙廠的人負責人說,他們排放的污水沒有問題,都是達到標準之后才排放的。
李曉就像一個熱血女俠,聽到這樣“不平”的消息,便立刻出動了。村民們聽說她是知名記者,熱情——甚至是亢奮地帶她去了墨水河。說實在的,在暮色中,河水本身就黑黢黢的,李曉沒看到有什么異樣。但是村民們說得起勁,且非常聒噪,李曉和朋友很順利地被洗腦了。那些隨著河水流動而搖擺的水草,居然真像凝聚在一起的墨汁一樣。
給她寫郵件的學生將一段錄音放給她聽,里面夾雜著大量的專業術語,什么cod、bod,李曉勉強能聽懂ph值。總之,造紙廠負責人的態度很明顯——他們是達到排放標準之后才排放的。學生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去討說法,可那個技術員很拽,一個勁兒地給我講我根本聽不懂的知識,他就是在故意刁難我!”
李曉確實也沒聽懂。她說道:“可能這部分知識確實比較專業,他做出專業的解釋也是應該的。”
學生頓時臉色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