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說道:“陛下,緣故有二。一來,麹義之此敗,為公孫瓚所破之兵只有數千,袁紹早已將其主力調回鄴縣等地,陛下,袁紹為何要在即將攻滅公孫瓚之際,突將其主力調回?”
劉協若有所思,說道:“公之意是說,袁紹之所以將其主力調回到鄴縣等地,是為防備朝廷?”
荀貞說道:“陛下,他究竟是為了什么,現下還不好斷言,但不排除這種可能。因是,臣以為,麹義雖敗,而現在實際上才更是宜將大將軍此職授拜於袁紹以安之的時候。”
劉協想一想,同意了荀貞的這個說法,問他說道:“第二個緣故是什么?”
荀貞答道:“回陛下的話,正如陛下適才所說,袁紹所部麴義新敗於公孫瓚,常理言之,似已無必要再以高官厚爵來封授與他,可是偏在這個時候,朝廷反其道而行之,竟把大將軍之任授拜與之,敢問陛下,袁紹得了詔令以后,他會怎么想?”
“他會怎么想?”
荀貞說道:“他會認為,雖然有麴義之此敗,然朝廷依然深深忌憚他,甚至說畏懼他。陛下,若是他這么想了,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
劉協了然,笑道:“會滋長其驕矜之氣,從而也就會放松對朝廷的戒備。”
荀貞頷首微笑,下拜說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陛下,只要他放松了對朝廷的戒備和防范,朝廷就可以充分準備,等到時機一致,便以雷霆之勢討伐南陽!適時,臣必為陛下擒獲袁術、郭汜!”
劉協完全明白了荀貞的意思,顧問鐘繇等人,說道:“卿等以為車騎此議何如?”
鐘繇等人自是稱贊不已,俱皆贊同。
遂於次日,劉協將荀貞的這個奏請下到朝中,令公卿諸臣會議商討。
有反對者,卻楊彪在這件事上的意見和荀貞一致,荀貞此議,最終於會議上得到通過。
拜袁紹為大將軍的詔書,即日由楊琦為使,趕去鄴縣,給袁紹下達。
其間卻還發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便是楊彪等人知道了段煨上表劉協,請拜荀貞為大將軍這件事情,各個憤怒不已,都是上表劉協,堅決反對。劉協下旨告訴他們:你們也不用反對了,荀貞本人已經堅辭不受,并且請求責罰段煨,責罰段煨的詔書,朕已經準備下達,不日就送去華陰。
卻這楊彪等反對之人,也算是討了個沒趣。且也不必多說。
……
許縣到鄴縣的路程不近,六百里遠近。
楊琦帶著圣旨出許縣,往西北行,出潁川郡,入河內郡界,然后再往北上,乃至冀州魏郡,總共行了小半個月,這日到至鄴縣,把詔令傳下。
袁紹接了令旨,當晚召聚帳下諸士,會飲慶賀。
——
三更!求月票、求推薦!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