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令我盡快打下魯陽,我也向明公保證一定能盡快打下魯陽,卻已到魯陽三日,攻城未有尺寸進展!這叫我如何向明公復命?明公會怎么看我?”於禁心頭沉重,不覺如此想道。
翌日,文聘、於禁正準備帶兵出營,再去攻城,巡邏在外的軍吏馳還上報:“援軍到了!”
“援軍?誰人所部?”文聘驚訝問道。
那軍吏答道:“援兵將為潁川郡丞韓暨。”
文聘、於禁對視一眼,俱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納悶,韓暨是個文吏,他怎么會帶兵來援?
兩人懷著疑惑,暫停下出兵,出營相迎。
等候未久,遙遙見到北邊一支兵馬行近。
自轅門望之,行於道上的這支兵馬約千余人,人數不算太多,但在其隊伍中夾雜同行的一樣或者說十幾樣東西卻十分引人注目,這十幾樣東西是一種高大的器械,像是投石車,然比尋常的投石車要高大許多。文聘、於禁策馬迎行,隨著與這支援軍的接近,兩人分明看到,這支援軍中的兵士居然泰半未著戎裝,穿的是百姓們穿的粗布衣服,明顯應是民夫。
二人心中的疑惑更強。
一個文官打扮,留著長須,三十余歲的男子在十余從騎的簇擁下,從援軍隊中馳馬而出,與文聘、於禁在道邊相見。這人,文聘、於禁俱皆認得,便是潁川郡丞韓暨。
兩邊下馬,見禮罷了。
韓暨取出一封書信,遞給文聘,說道:“這是車騎親筆寫給君二人的書信。”
——文聘、於禁兩人中,文聘是主將,所以韓暨把信給他。
文聘趕忙接住,恭恭敬敬地打開,就在地上站著去看。
荀貞信中寫道:“太史慈、楊奉等各已往攻葉縣、犨縣,兩縣將克;衛將軍部黃蓋等亦已在攻堵陽、舞陰、比陽等縣。魯陽系南陽郡北境之重鎮,城比葉、犨等縣為堅,復得楊弘增援,卿二人恐不能速拔之。子揚前獻發石車圖,我令公至督造之,今得數十架,送與卿二人半數試用之,或可潰其城防。連日未雨,有風,卿二人於攻城際,亦不妨可試用火攻。”
當下已有投石車,這劉曄所獻之圖紙,卻乃是他根據當下投石車改進而得的新型投石車。韓暨在造械方面肯動腦子,任潁川郡丞后,把本需馬力、人力鼓風的冶煉設備改用、推廣成了前漢杜詩發明的以水利鼓動的水排,使冶煉的效率得到了四倍的提升,荀貞因在得了劉曄圖紙后,便把督造之任交給了他。前不久剛造出來了幾十架,荀貞試用了下,威力還不錯,就調了十幾架,給文聘、於禁撥過來,讓他們使用。
文聘看完,把荀貞的此封來書給於禁,於禁也看完,兩人都是喜不自勝。
文聘與韓暨說道:“有勞君押送發石車來。今得君督造的此車,更加上明公所指點的攻城之策,這魯陽城,陷之不復難矣!”
迎了韓暨入營,又把韓暨帶來的兵士、民夫,還有發石車也都納入營內,分別安置下來。
文聘、於禁和韓暨在帳中重新商議接下來的攻城事宜。
於禁說道:“仲業,韓君督運發石車今日新到,以我之見,不如今天就歇下攻城一日,一來,先試試發石車的威力,二者,連日攻城,兵士也已稍疲,亦可借此讓兵士休息一下。”
文聘點了點頭,說道:“君言甚是,我亦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