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弘指點城外,說道:“將軍請看,與前日不同,今攻我城外營之賊,少說兩三千人,於城西列陣阻我出援之賊則千余,是即便算上昨天的那支賊之援兵,賊軍也算是傾巢而出了。因我斷定,賊營現下定然空虛!”
紀靈細辨之,發現確如楊弘所說,攻城外營和列陣城西的兩支敵軍加在一起,約略得有四千多人,稱得上是傾巢而出了。他登時精神大振,說道:“好!那就按長史此圍魏救趙之策,我親自領兵去攻賊營!”
“將軍只要能把其營速拔,我便率引城中精卒,并令城外營中的戰士盡出,銜賊尾而擊之!與將軍兩下夾擊,必勝此戰!”楊弘按腰間佩劍,說道。
城中守卒共有三千出頭,遂留下了一半給楊弘,紀靈則親率一千五百余兵,出城東門,往襲城東四五里外的文聘、於禁軍營。為防止城西的敵軍追擊,楊弘另將城中的騎兵百余盡數派出,布置在城北門處,——城南是河水,城西的敵人如果追擊紀靈,只能繞過城北去追。
卻紀靈引兵出了城,疾行奔赴文聘、於禁營,總共只有四五里地遠,很快就營壁在望。
紀靈高坐馬上,舉目望之,見其營中靜悄悄的,無有聲響,登時精神愈振,大喜說道:“被長史料對了!賊營果真空虛!”傳下軍令,命令將士,“加快行速,隨我殺將過去。”
將近文聘、於禁軍營,陡然間,營中鼓角聲鳴,數十面各色的旗幟同時在營墻上豎起,緊接著,不知有多少守兵的身影從營墻后冒出來,十余甲士的簇擁下,一將登上轅門。
這將哈哈大笑,說道:“早就料到爾等會來襲營,我卻已等爾等多時!休要逃走,且待我出營,與爾等一戰。”
營墻上的守兵們齊聲,把這將說的話朝著紀靈及其所率兵馬這邊重復了一遍。
那將的話,紀靈聽不到,城墻守兵們的齊聲重復,紀靈則能聽到。
話音入耳,紀靈暗道不好,神色立變,慌忙勒馬,與左右說道:“哎呀!賊卻有備?”
急望左右,左右遠處,隱約旗幟招展,亦有鼓角之聲傳來。
紀靈的一個從將驚惶叫道:“有伏兵!”
營中的鼓角聲轉為激越,紀靈等轉回頭觀之,看見轅門緩緩打開,似是有兵馬將出。
紀靈雖勇,這個時候又哪里還有再襲文聘、於禁營的心思?當機立斷,撥馬掉頭,他一疊聲的命令傳下去,叫兵士們趕緊原路折返,撤回城中。
營頭上箭矢已至。
虧得紀靈所帶之兵除掉少數是楊弘撥給他的外,余下的俱是他統御已久的老部隊,關鍵時刻,尚能從他號令,倒是沒有生起很大的慌亂,這才得以掉轉了行軍的方向。
轅門大開,吶喊聲隨風傳至,黑壓壓的營中兵卒蜂擁殺出。
一邊不斷地倉皇后顧,紀靈一邊引領部隊,急忙忙地向魯陽縣城奔還。
總算有驚無險,狼狽不堪地逃回到了城下。
楊弘聞報,已打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