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面不改色,答道:“第三氏家中賓客胡/平應邀在繁陽亭吃酒,因為博戲賭錢,被杜買拿下。胡/平為贖罪,主動告發第三氏家主有妖言之罪。這種種經過,下吏已在上書中寫得清清楚楚。”
“你是說此案與你無關?”
荀貞默認。
秦干哪里肯信他!緊緊盯著他,說道:“妖言之罪,一人犯罪,禁至三屬,動輒牽連上百,乃至數千人。去年,兗州劉氏妖言案,最終獲罪的有四百多人,近半被殺,余者大多被流放千里。……,荀君,你既知此罪之重,那么你可有確鑿的證據?”
“兗州劉氏妖言案”,荀貞聽聞過一二。這劉氏乃是當地的一個大族,家中甚富,本來稱雄縣鄉,卻就因為一個“妖言”之罪,一夜之間,族人或被誅、或被流放,盡數受到牽連,偌大的一個家族就此煙消云散。
荀貞聽了秦干的質疑,不慌不忙,叫侍立在堂門口的小夏:“將昨天第三家送來的東西拿來!”秦干狐疑等待,不多時,小夏捧著一個漆盤進來,放在秦干案前,掀開上邊的布帛,露出其中的物事,卻是五錠金光燦燦的金餅。秦干莫名其妙,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這就是昨天第三家給下吏送來的東西。秦公,請你試想,若不是心中有鬼,第三家又豈會肯用這五塊金餅來換胡/平一人?胡/平只是他家的一個賓客而已,哪里能值這五金之錢!”
秦干沉吟不語。
荀貞又道:“其實,下吏早在前幾天就接到繁陽亭的上書報案了,正因為知妖言罪名之重,所以當時沒有上報縣君,而是令杜買仔細核實,以免有誤。杜買再三詢問胡/平,并遣人去桑陰亭暗中打探,有很多人都證實了第三氏確實常出妖言。”
“按你這么說,此案是證據確鑿了?”
“第三氏不僅常出妖言,繁陽亭在這幾天的暗訪中,并且發現其族跋扈鄉中,魚肉百姓,所犯之罪極多。這里有一個大概的記錄,請秦君觀看。”
小夏拿來一份文牘呈給秦干。
秦干打開細看,不覺觸目驚心,見其上共羅列了三十幾條罪狀,當頭第一個是“群盜”,第二個是“隱匿亡命”,第三個是“賊殺”,另外又有私殺奴婢、和殲等等諸罪。
這些罪狀不是一個人犯下的,每條罪狀前都有一個人名,即犯罪之人,其后是其罪名,再后邊是苦主的名字。大致算下來,牽涉到了第三氏族中的二十多人。——也虧得許仲、江禽等皆為本鄉輕俠,交際廣泛,人脈很廣,才能夠在短短幾天內搜集到這么多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