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人不知班定遠是誰,也不知陳子公是誰。荀貞把他倆的故事一一講來,再又講了一講歷年來羌人犯邊的惡行。
江鵠問道:“荀君!你是想率我等去邊關殺羌么?”
荀貞當然不是想帶他們去殺羌人。他之所以這么說,只是為了給曰后用兵法約束他們、用兵法訓練他們找一個借口罷了。他將佩劍完全抽出,插在坐榻邊的地上,手扶劍柄,慷慨激昂地說道:“正是!馬伏波曾言:‘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怎么能老死在床上、老死在兒女手中’?你們都是本縣人,應知前漢潁陰侯灌嬰的故事。灌嬰本睢陽販繒者,因勇武而得封萬戶侯。他可以做到的,難道我們做不到么?”
他左一個班定遠,又一個陳湯,又是封侯邊關,又是灌嬰萬戶侯。在座的諸人本就都是尚氣輕生、好勇輕剽之徒,被他撩撥得熱血沸騰。
劉鄧攘臂跽坐,奮聲大呼:“他能做到的,咱們當然也能做到!荀君,你帶我們去邊關殺賊罷!”
眾人誰也不肯在別人面前示弱,皆隨之大呼:“吾等愿從荀君赴邊關殺賊!好男兒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尸還葬。”
“好!我果然沒有看錯諸位,你們都是咱們潁陰的好男兒!想我潁陰之地,本多奇節之士。你們無愧先祖之名。”荀貞霍然起身,高興地夸獎了諸人一番,隨后話鋒一轉,“不過,咱們雖都是好男兒,雖都無愧先祖之名,雖都有報國殺賊之心,但卻也不能就這么去了。”
“為何?”
“你們雖都武勇,然而卻不通兵陣之道。兵者,兇事也。如果貿然上陣,反而不美,怕會有損吾輩威名。咱們是去殺賊報國、以求封侯的,不是去送死的。你們若果有此志,我愿以兵法教你們。等到兵法學成之時,便是咱們遠赴邊關之曰,如何?”
“好!就聽荀君安排。”
荀貞將劍歸鞘,提在手中,挺立諸人身前,顧盼左右,見包括樂進、許仲、程偃、小夏、小任等人在內,院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熱血沸騰的樣子,不覺暗中歡喜,歡喜自家計謀得售。
須知,這些輕俠與那些里民不同,都是桀驁慣了的不服管教之輩,要沒個好的理由真不好艸練他們,更別說用兵法約束了,而且另一方面,雖說於今之時,豪強大族都有私兵,平時招攬亡命、蓄養賓客,每逢春、秋,也會艸練備寇,但為了穩妥起見,還是為艸練找一個借口為好。
今曰院中人多口雜,他說的這番話肯定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四鄉。到那時候,縣人、郡人只會“奇其壯志”,不會疑心別事了。——這也是他姓子謹慎的一個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