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璦按著膝蓋,半站起身子,探頭往城下瞧了眼。
因為黃巾軍嚴重缺乏軍械,所有掉落城下的兵器,不論是刀槍、還是鋤頭,哪怕是斷成兩截的箭矢都全被黃巾士卒在撤退時揀走的。
此時剩下的,只有被守卒推倒的云梯和橫七豎八的尸體。
云梯是趕制出來的,不太堅固,倒地后大多即四五分裂,散落了一地的木頭、枝杈。
尸體大部分是黃巾軍的,也有少量郡兵的。相比昨天,今天的黃巾軍士卒斗志昂揚,只荀貞親眼看到的,就有三個郡兵被攀上城頭的黃巾士卒抱著一塊兒跌落城下。
一天半的鏖戰,城外的雪地早被黃巾軍士卒踩得泥濘不堪,現又被鮮血浸透,配上尸體、斷裂散落的云梯,給人一種巨大的沖擊,令人不覺回想起剛才激烈的戰斗。
剛才發動進攻的黃巾軍士卒約有千人,經過小半個時辰的激戰,在付出了上百的傷亡后,奉中軍將令,主動脫離了戰斗,活著的士卒或扶或抬著傷員,過了護城河,向后方撤退,而在他們經過的位置,在護城河外一里多的地方,又有大約一千四五百人在集結。
可以預見到,接下來負責的攻城就是這正在集結的一千四五百人了。
這一幕,辛璦等人在今天上午已經看到過多次了。
最初的時候,黃巾軍在進攻或者集結時都會大呼口號,但在過了最開始的一個時辰后,在守卒連著擊退了兩股攻勢后,也許是因傷亡太大,他們不再出聲了,進攻也好、集結也好,都是默不出聲。可是,在有些時候,沉默比高呼更有力量,更令人膽寒。
荀貞深知,若不把黃巾軍這個進攻的勢頭打斷,城上的守卒必定不能再堅持多久了。
傷亡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八百余士卒雖然已經傷亡了近百,可城里還有數萬的百姓,不管怎么樣,總還是能再組織起幾千青壯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士氣”。眼看著一.的黃巾軍士卒不要命似的撲來,打退一波,又來一波,沉默而堅定,仿佛無窮無盡,再膽大的人也難免會陷入絕望。
飛蛾雖小,但若成千上萬,鋪天蓋地,便是火堆再大、火焰再高,也會被撲滅。此時此刻,黃巾軍的士卒就是飛蛾,陽翟城就是火堆。
辛璦縮回腦袋,拾起放在腳邊的短劍,拍了兩拍,漫不在乎地說道:“要想扭轉局面也簡單。”
“玉郎有何良策?”
“趁賊兵撤退,給我一隊人,我帶他們出城去,殺上一陣。”
辛璦穿的皮甲本是黑底朱紋,此時甲上遍是血污,早已看不出本來的顏色。
他秀美的臉上也血污斑斑。
為防箭矢,他本來戴了一個鐵制的兜鍪,后來殺得姓起,嫌兜鍪礙事,隨手摘下扔了。沒了兜鍪的保護,在之前的一次戰斗中,發髻被敵人的流矢射斷,這會兒長發披散脖后。
老實說,他這兩天的表現著實讓荀貞吃了一驚。穿越以來,荀貞認識了不少士族子弟,遠的不說,就現在在城上的,便有荀攸、鐘繇、杜佑和辛璦的族人辛評、辛毗,可辛璦與他們完全不同。荀攸等人雖也冒著敵人的進攻,堅持留在城頭,協助荀貞指揮作戰,并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也基本換上了甲胄,可真正能與荀貞相同,親自帶人持兵殺敵在前的只有辛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