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一下這幾節的節名。本來就是計劃在與黃巾的這次初戰中,大略描寫一下各個主要角色的不同姓格,因干脆以他們的名字為節名罷。
——
和上次一樣,這次出城的賓客依然是以許仲、劉鄧、江禽、高家兄弟、蘇家兄弟等人為首,只是人數比上次少了一半,上次是百人,這次只有五十人。
上回出城出擊,文聘、陳褒沒有出去,而是在城門口接應。
這一次,荀貞本打算依舊令他們在城門接應,陳褒爽快地接受了命令,文聘不愿意了。他堅決要求隨從荀貞出城。此外,又有辛璦,跟著荀貞從城頭下來,也要求參與夜襲。
荀貞挺能理解他兩人想法的。
文聘、辛璦年紀都不大,并且皆尚武好勇,對老卒來說,打仗是一件危險的事兒,弄不好就掉腦袋了,而在他兩人眼里,這或許卻是一個彰顯他們武勇的機會,因而積極要求參戰并不奇怪。特別是文聘,荀貞照顧他,這兩天一直都沒讓他上到第一線,早就按捺不住了。
荀貞沉吟片刻,心道:“黃巾一起,就算正式拉開了漢末亂世的帷幕。仲業、玉郎既尚武好勇,早晚要上戰場。我能‘保護’他們一時,不能‘保護’他們一世。與其等到曰后直接與那些‘百戰老卒’交戰,不如讓他們先練練手,同‘烏合之眾’的黃巾士卒先打上一場。”
想到這里,不再阻止他兩人,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五十個賓客,加上荀貞、許仲、劉鄧等人,共計六十人,一人一騎,騎的都是上次出戰過的“老馬”。荀貞沒有廢話,翻身上馬,對陳褒和高素、馮鞏等留守諸人說道:“如上次一樣,待我率眾出襲后,你們守住城門,為我擂鼓助陣。”
陳褒、高素、馮鞏等應道:“諾。”
荀貞側耳,細聽城外。
城外黃巾士卒的搔擾紛亂之聲隔著城門清晰入耳,他們又馳騁叫罵了大概有一兩刻鐘,聲音漸漸小了下去,隱約聞馬蹄紛沓,似乎遠去,應該是離開了護城河,歸回本陣去了。
敵退我進,此正開門出擊的良時。
城門洞中,六十人騎排著整齊的隊列,鴉雀無聲,偶有戰馬噴鼻。
荀貞回首看了一眼眾人。
他身后左側是許仲,沉默安靜。他身后右側是劉鄧,一手提著長矛,一手在輕撫上次負傷的地方。許仲、劉鄧中間是文聘、辛璦,文聘激動得漲紅了臉,一雙眼緊緊地盯在他的身上,時刻等待著他下達出擊的命令;辛璦和許仲差不多,也很安靜,只是許仲的安靜里帶著沉穩,他的安靜里更多的卻是輕松。隊伍最后是江禽,他此次的職責仍然是殿后,正屏著呼吸、亦在側耳傾聽城外動靜。混在隊伍中間的高家兄弟、蘇家兄弟表情不一,或緊張、或興奮。
這次出擊的賓客共有五十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皆為勇武之士。荀貞把他們分成了五個“什”,高家兄弟、蘇家兄弟、江禽分別暫時擔任各什的“什長”。
相比這幾個“首領人物”的表情各異,賓客們的表情就單一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