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微微一笑,惋惜地想道:“只是可惜,昨夜在營中轉了一圈,竟沒見一個新卒生疽!”
吳起吮士卒之疽,“卒母聞而哭之”。人問其故,“卒母”說道:“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吳起為了功名,雖然母死而不歸,殺妻以求將,其為人好色貪榮名,種種皆不足取,但治兵確實很有一套。
……
昨晚才巡過一遍營,今早又巡營。
兩次巡營時間相隔不久,上次是為了熟悉士卒,這次是為了察看伙食,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示恩,為了“以愛結士”,但在形式上卻不同。這次行營,荀貞準備不但示恩,而且要示威。
昨天編完伍后,多出了二十多人,荀貞將這二十余人留為了親衛隨從。
在巡營之前,他令程偃、小夏、小任把這二十余人全部召來,令他們悉換其裝,全部換上昨天才從府庫里取出的新甲,又令他們皆掛上披風,并命他們將隨身佩戴的刀劍之鞘擦拭干凈,熠熠生輝,又不管他們會不會用,每人皆分一支厚重長戟。又令皆騎馬。
昨天晚上,荀貞是徒步巡營。這一次,他決定騎馬巡營。
換過甲裝后,這二十余親衛隨從的風貌頓時為之一變。
這些親衛本就是從西鄉別院諸多輕俠里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高都在七尺五寸以上,一個個相貌威猛,身材強壯,如今黑色精甲在內,紅色披風在外,攜利刃,執長戟,跨高頭大馬,真是威風凜凜。
荀貞沒有換穿鎧甲,依舊昨夜的黑色官衣,上了馬后,頭戴高冠,腰掛印綬,配長劍,攬韁繩,身后左右兩邊是荀攸、戲志才兩個文士。荀攸著褒衣寬袖的儒服,戲志才則亦著黑衣的官衣。再其后,程偃打頭,二十余執戟重甲的騎士。小夏、小任各打一面赤旗,前頭開道。
遠望之,赤旗颯颯,荀、戲神情肅穆,騎士如狼似虎,被他們簇擁其中的荀貞高冠長劍,衣袖飄飄,如神仙中人,極具威儀,令人不敢仰視。
昨夜,他徒步簡從以示恩,今早,他騎馬攜眾以示威。
……
先巡樂進之營。
未至營前,先遣一騎傳報。
樂進率本曲隊長以上諸吏皆著戎裝,徒步迎至營門,在全曲士卒的眾目睽睽之下,伏拜於荀貞馬下。樂進再拜高呼:“下吏進等恭迎荀君。”
荀貞不下馬,以手虛扶,說道:“君著戎裝,行軍禮即可。請起。”
樂進先起,跪拜在其后的諸隊隊率、諸屯屯長隨之立起。
“昨夜我已下軍令,今曰辰初起炊,辰末食畢,巳時開始艸練。爾曲中各什可已起炊?
“稟荀君,下吏曲中各什皆已起炊。”
“吾軍令,卒未食,伍長以上者不得食。爾曲中可有人犯我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