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事先規定好的路線,諸曲一個接一個地從場右行至臺下。到臺下的士卒隨著號令,轉首目注臺上。樂進曲的蹶張士挾弩拔刀,余下諸曲的士卒則高舉矛戟,齊聲呼:“殺賊,殺賊!”
齊聲呼畢,從臺下走過,士卒轉回頭,收起兵器,繼續前行,穿過整個檢閱場,在場左停下。停下后,全體向后轉,面對校場。十個方陣走完,算是檢閱過隊列了。
只走隊列,不演陣法,這個不難。兩千新卒怎么也是經過幾天艸練的了,行走間隊列還是很整齊的,很有點雄壯之威。接著,檢閱騎射。
荀貞從樂進曲中選了五十個善射的弩手,又從各曲中選了一百個善射的弓手。在校場正中豎立了十個標靶。這些弩手、弓手各自出列,分成十五組,分別至標靶前開弩挽弓。
弓手、弩手的射技不一,前邊十個組都是在標靶前五十外射擊的,后邊五個組有四個組是在八十步外射擊的,最后上場的這個組則是在百步外遠射。
十五組,一百五十人,每人三矢,大半正中標的。沒能射中標的的也偏差不多,箭矢也都射到了箭靶上。臺上諸吏指點稱贊,營外觀者為之歡呼。
如高甲、高丙、蘇則、蘇正、劉鄧、辛璦等各有所長的諸人在射完箭后也隨之上場,或在場上表演騎射,或表演手搏、擊劍,或表演弄馬、盜驂。
弄馬,即馬術。盜驂,也算是馬術,是指騎士在飛馬奔馳時,屈身解下戰車旁邊的驂馬,是一種非常危險、高難度的馬術表演。
“危險”和“高難度”帶來的就是使觀者目眩神迷、如癡如醉。
表演盜驂的有兩人,一個高甲,一個辛璦。
當辛璦盜驂之時,營外的觀者中不時傳來女子的驚呼之聲。
人美,騎快,車動,馬嘶。煙塵滾滾,滿場屏息。成功地從戰車上解下驂馬,辛璦兩腿用力,立於騎上,一手控疆,一手牽著盜來的驂馬繞場一周,歸於臺下。場中場外歡聲雷動。
荀攸和戲志才沒在臺上。兩千新卒檢閱,不能沒有協調之人,他倆即是負責協調的,各拿了一面小旗站在臺下。目睹了辛璦盜驂之后的全場盛況后,戲志才笑對歸於臺下的辛璦說道:“玉郎風姿超群。今曰檢閱,兩千卒不如玉郎一人!”
“不如玉郎一人”說的是在對士氣、民心的鼓舞上,兩千新卒不如辛璦一人起到的作用。
辛璦“疏狂”,常給人以“傲慢”的錯覺,其實他這個人并不傲慢,聞言之后,他無自矜之態,也沒有自夸,一笑了之,從馬上下來,站到荀、戲兩人的身側,舉頭望向臺上。
隊列、射術、弄馬、盜驂,檢閱至此時,今天的檢閱已將近結束,只剩下最后一項了。
站在場左的新卒們伴著鼓點,隨著旗幟,再又次第入場,立於高臺之下。
侍立在荀貞身后的程偃在臺側豎立了一個高竿,於竿上懸一畫像,畫像中人正是波才。
荀貞丟下鼓槌,大步行至臺中,跪拜文太守前,說道:“貞請射賊像以勵三軍之氣。“
文太守說道:“可。”
得了文太守的允許,荀貞乃退回臺側,立於高竿前二十步,張弓搭箭,三射三中,箭矢皆穿像而過。剛才檢閱顯示的三軍士卒的勇武,此時射像顯示的是他這個主將的武勇。
三射皆中,他轉過身,面對諸卒,慷慨激昂地說道:“波才只是一個屠狗販繒兒,如今不過是借妖道之名哄瞞百姓,作亂郡中,竟就自號將軍!諸君皆武勇之士,何處不如他?漢律:‘斬敵比二千石以上,賜爵各四級!’軍令:‘今南下擊賊,斬捕波才者,拜爵四級,賜錢十萬。斬捕賊首虜兩人者,拜爵一級,賜錢兩萬。斬捕賊八級者,拜爵三級,賜錢萬。斬捕賊一級者,賜錢千’!”
波才出身低微,只是借用太平道哄騙到了一干百姓,今竟自號將軍。荀貞問士卒們:你們哪里不如他?新卒、丁壯聽了,也覺得確實如此,二千人舉兵跺腳,齊呼大叫:“殺賊、殺賊!”
荀貞遂折弓斷箭,拔劍指天,誓言:“漢賊不兩立!今南下,破賊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