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見對面的敵人越聚越多,三千多人了,心道:“圍堵我的敵人應該差不多都來了,可以入山了。”裝成懼怕的樣子,帶著劉鄧、程偃等二百士卒紛亂起身,發一聲喊,往山中跑去。
三千余敵人中的渠帥、小帥都在陣前,正在商議,見此情形,無不大喜。一人叫道:“是了,荀賊被吾等四面圍堵,走投無路,所以方才故布疑計,虛張聲勢,以阻嚇我等,這會兒見吾等人馬齊至,心虛起來,因又往山中逃竄!吾等速擊之,免得他從山后逃掉!”
十幾個渠帥、小帥都道:“正是!”就要帶兵追擊。
便在此時,郝苗說道:“荀賊狡詐,先布疑陣,今又逃遁,太過古怪,吾等不可大意。上師有令:若見有異,可速上報。吾等且按兵不動,報與上師知曉,聽他命令。”
聽了他這話,眾人中雖有不愿的,卻也不敢違背波才的命令,乃眼睜睜看著荀貞入山,遣人飛馬去報波才,等候他的命令。
荀貞入到山中,回頭去看,卻見黃巾軍沒有追上來,心中一沉,隱覺不妙,想道:“糟糕!難道是被他們識破了?”
隱在山中遠觀之,又見有兩三騎從這數千敵人中飛馬奔出,向南去,猜出必是去通知波才、何曼的,又不覺心中升起了一點希望,心道:“波才恨我入骨,想來是不會看著我大搖大擺走掉的。”
等了足足半個時辰,曰到午時,四五十個騎兵簇擁著一人來到。
來的這人正是波才。
波才來到山外,仰望峰巒綿亙,參差對峙,山中林木茂密,令人不知虛實。他猶豫再三,再三詢問在場的諸多渠帥、小帥,雖實在不愿放荀貞逃走,卻到底不敢入內,欲派兵繞到山后截荀貞歸路,可那至少需要半天才能繞過去,恨恨地把馬鞭丟下,說道:“不滅荀賊,寢食難安!”
荀貞不知來的是波才,卻從諸多黃巾渠帥、小帥、騎士如眾星捧月似的簇擁中看出,來的這人定然不是波才,就是何曼,見他扔馬鞭發怒,作勢再三,卻始終沒有下達入山的命令,心知事已不為之了,嘆了口氣,說道:“罷了,此次誘敵卻是失敗了。”心道,“黃巾軍雖然連敗,軍中卻不是沒有人才啊!”既知黃巾軍不會上當了,他站起身來,大搖大擺地又走到山口,遙對波才,哈哈大笑,作揖說道:“有勞足下相送,在下荀貞,告辭了!”說完,又大搖大擺地入了山中。辛璦等策騎出來,在山前口來回奔馳了一陣,耀武揚威過了,亦隨之入山。
波才目睹荀貞、辛璦等這一番傲慢作態,僥幸未中計之余,不免惱怒生恨,破口大罵:“早晚滅此豎子大賊!”一怒之下,拔劍出來,欲令諸部入山,但看著荀貞入山遠去的背影,始終還是不敢。
荀貞入到山中,見到荀攸、戲志才,說了此事。荀攸、戲志才連道可惜,宣康也惋惜不已。
波才既不肯中計,為防他在山后包圍,眾人立即動身從后出山,北上渡河,到郟東,回去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