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三更,朱俊帶部先走,出了巾車鄉,不打火把,人銜枚,馬銜鈴,摸黑向滍水東北行。
四更,荀貞令士卒們多打旗幟,一人一個火把,刻意拉長行軍的隊伍,緩緩向昆陽對岸行去。遠處望去,如一條火龍,哪里像只有兩千人?足有萬人的規模。
五更,到了渡河的地點。
荀貞早前在襄城做的土囊還剩有兩三千個沒用,他帶了幾百個,余下的都給朱俊帶著,令各曲稍作休整后,即令人往上游丟擲土囊,截斷流水。
他立在河邊,先望了望東北方,心道:“朱俊應已到渡河處,大概開始渡河了。”再遠望對岸的昆陽城,漆黑一片,不見燈火,滍水對面的岸上亦空蕩蕩的,不見一人,他又想道,“波才、何曼不會不派出哨騎,我帶人大張旗鼓地來到這里,他們肯定已知,而對岸不見一人,看來他們真是要龜縮城中,不肯出來與我軍野戰了。唉,若是出城迎戰,他們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困守城中,等皇甫嵩來到,他們必死無疑。”
正尋思間,突然聽到一陣隱約的鼓聲從東北方向傳來,并有喊殺聲隨夜風傳到。
他悚然而驚,轉首東北顧。
河對岸,本來空無一人的岸上不知從哪里冒出了數百個人影,皆敲擊兵器,奮聲大呼,有持強弩的,張弩放矢,銳利的箭矢飛躍過數丈寬的河面,射到荀貞的馬前。他胯下駿馬受驚,在夜色下揚蹄長嘶。
——
1,馬鎧。
曹操在《軍策令》中提到“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當時雖正值戰亂,但也可見馬鎧之稀少。
2,馬戟。
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漢墓出土的132號漢簡,簡文為:“人馬戟”,馬戟應是騎兵專用的。杭州古蕩漢墓等地出土的長柄鋼鐵戟,全長達225250厘米,步兵使用稍嫌過長,可能就是騎兵使用的馬戟。甘肅武威擂臺魏晉墓出土了持馬戟銅俑。
.t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