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紅票。..:
純軍事角度而言,殺俘有利,也有弊。弊是會導致敵人死戰不降,利是能夠震懾不軌之徒。
皇甫嵩、朱俊沒有殺老弱婦孺,殺的都是精壯,但也有好幾萬人,幾萬首級堆積在昆陽城外,引來蒼蠅亂飛,城內外血流成河,到處是沒了首級的尸體,慘狀不脛而走,波才雖被困在舞陽城中,然也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消息。
原本,他深恨荀貞,在知曉了此事后,他更痛恨皇甫嵩和朱俊,堅定了不降之意。
皇甫嵩、朱俊都是知曉兵法的,豈會不知坑殺了俘卒后舞陽將會死守?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張角振臂一呼,天下云起響應,盜賊亦趁機蜂起,不軌之徒盡皆隱伏於草莽間觀覷局勢。這就好比是一粒火星濺到了一大堆干柴上,若不盡快把這個火星撲滅,那么勢必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比如盜賊、比如流民、比如不軌之徒。
治亂世當用重典,平亂也應如是,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用殘酷的震懾手段才能將隱藏的危險消滅於萌芽之中,如若不然,就會像朱俊說的那樣:會“更開逆意”。至於波才會否死守?他們自恃兵多,對此并不擔憂。
荀貞、曹艸雖對屠殺俘虜存有非議,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最好的震懾“反賊”的辦法。
昆陽既定,何曼授首,數萬俘虜被屠,用不了多久,皇甫嵩、朱俊就能率部來到舞陽。
曹艸、荀貞收拾起被震驚的心情,在帳中商議軍事。
荀貞定了定神,說道:“昆陽光復了,這是好事兒,但是都尉,對你我來說,現下卻是最危險之時。”
曹艸頷首,贊同荀貞的意見,說道:“不錯,賊波才在知道昆陽被王師光復后,必定驚恐,很有可能會趁我主力未到之時,突圍逃竄。你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啊。”起身在帳中轉了幾步,對荀貞說道,“貞之,你我只有五千人馬,要想把波才拖住,非得再次用計不可!”
“都尉有何妙計?”
“我倒是想出了一個對策,只是不知可行不可行,你幫我斟酌斟酌?”
“都尉請言之。”
“首先,傳令全軍白天警戒,夜不解甲,枕戈待戰。”
“嗯。”
“其次,分出一半兵馬,分別潛至從舞陽去南陽、汝南的必經之地,埋伏下來。若波才果真突圍,有這兩路埋伏,至少可以阻擊一陣,盡量堅持等到皇甫將軍、朱將軍和文府君來。”
“都尉此計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