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這次召諸將來,是想趁眼下較為清閑的機會提高一下他們的軍事素養,盡管在諸將面前他“若無其事”,其實對劉鄧、高素折辱費暢之事,他還是有點隱憂的,因在略問了幾句諸將這幾天在營中的情況后,沒有廢話,當即言歸正題,說道:“今召你們來,是有一事想和你們討論一下。”
昨天晚上許仲去城外營中,只對諸將說荀貞令他們今早來舍中,沒說召他們來是為何事,此時聽得荀貞說起,諸將各自收拾或喜或憂的心情,把注意力集中過來,紛紛問道:“何事?”
“賊波才惑眾反亂,登高一呼,從者十萬,聲勢最盛的時候席卷半郡,威震潁川,吾郡險不能保,而今不足兩月,他就煙消云散,兵敗被殺。諸君,你們說說這是為何?”
要想提高諸將的軍事素養,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教他們兵書,一個是讓他們吸取教訓。兵書且不說,只說這個教訓:教訓分兩種,一種是自己的,一種是別人的,波才戰敗身死雖是波才的失敗,但對荀貞麾下的諸將來說,卻也是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的。
劉鄧呆了一呆,說道:“荀君,你把我等召來,就是為了此事?”
“不錯。阿鄧,你先說說,波才為何覆敗得如此之快?”
“這還有說么?自是因為君聰明英武。”
諸將以為然,七嘴八舌地說道:“是啊,波才之所以這么快就被消滅掉了,全都是因為君之英武啊!要不是君堅守陽翟,潁川早就淪陷了!”
江禽說道:“君不但堅守陽翟,還帶著我等接連收復襄城、郟兩縣,把波才賊兵死死壓制在了汝水以南,使其半步不能北上,這才最終等來了朝廷的大軍。舞陽城南一戰,君奮勇死戰,先潰賊陣,終得以大破賊兵。總之一句話,波才之所以覆滅得這么快,全是因君之功啊!”
荀貞啼笑皆非,他笑罵道:“我召你們來,可不是為了聽你們拍馬屁!”
高素愕然問道:“‘拍馬屁’是什么?”
“就是奉承!”荀貞注意到陳褒微微皺眉,似有所思的樣子,問道,“阿褒,我看你眉頭微皺,似有所得,你且說說看,波才為何覆敗得如此之快?”
諸將停下話頭,齊齊目注陳褒。陳褒先伏地拜了一拜,這才開口說道:“伯禽、阿鄧他們說得沒錯,波才之所以覆敗得如此之快,首因君之功勞,……。”
“我的功勞就不必說了。‘首因我之功勞’,其次是因為什么?”
“以小人愚見:其次是因為波才判斷失誤。”
“噢?怎么判斷失誤?”
“他不該先打陽翟。”
“不該先打陽翟?”
“是。陽翟乃吾郡郡治,城高兵多,又有太守與君坐鎮,攻之不易。若小人是波才,小人會舍棄陽翟不打,率軍南下,在朝廷援軍沒來前先取汝水南岸的五縣,這樣一則可以利用汝水南岸河道密集、山巒疊嶂的有利地形來發展勢力,編練士卒,二來可以打通往汝南、南陽的路。如此,上則可攻,中則可守,下亦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