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太守府,何儀背上的冷汗還沒下去。荀貞對他說道:“皇甫將軍今不誅你,是你的造化。以后在我部中,切記要遵我軍令,不要心存二意。只要你立下足夠的功勞,別說免你死罪,便是等到戰后得一個軍候、司馬之賞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先去城外營中吧。”何儀諾諾。
待何儀走后,荀貞笑對荀攸、戲志才說道:“來平輿,誰都可以不見,有兩人不能不見。”荀攸笑道:“你說的必是許靖、許劭兄弟了。”荀貞說道:“然也。許氏兄弟并著高名,天下士子皆望得其一譽,我等既然來了平輿,他兩人是萬萬不可不見的。”當著荀攸、戲志才的面,荀貞不掩飾內心的想法,直言道出他想見許氏兄弟就是為了能得到他們的一句贊語。
戲志才、荀攸相顧一笑,說道:“那咱們就去造訪一下這兩位許氏兄弟?”荀攸倒也罷了,他在潁川早有美名,戲志才一向名聲不顯,對此倒是與荀貞一樣頗為期待的。
荀貞在來太守府的路上,已問過傅燮許氏兄弟的住處,當即撥轉馬匹,三人沿街道行去。許劭與許靖是從兄弟,沒有在一塊兒住。三人先去找許劭。許劭與他的同產兄許虔并有名於州中,號為“二龍”,故此他所居之里被平輿鄉人稱為“二龍里”。三人沿街而行,轉過幾個街區,又問了幾個路人,行至一“里”,見里外有一棵大槐樹,枝葉茂密,頂如華蓋,歷經滄桑,蒼勁挺拔,郁郁蔥蔥,遮陰數十步,粗壯高大,兩人不能合抱。
荀貞駐馬觀望,說道:“好一棵古樹!”對荀攸、戲志才說道,“此處必就是二龍里了。”
荀攸說道:“方才路上傅司馬說二龍里外有棵古槐樹,據說乃是戰國時墨子所種,距今已數百年矣,應該就是此樹。”
二龍里外的這棵古樹還有個故事,說是墨子去楚國勸說楚王不要進攻宋國,路經此地,見一百歲老翁在井邊汲水栽樹,就討口水喝,喝罷,問老翁:“老人家如此年邁,緣何還要栽樹?”老翁說:“百歲栽樹,造福后人”。墨子聽了深受感動,就幫老翁挖坑、澆水,栽下此樹。
戲志才說道:“昔我年少時曾聞董永遇仙之事,聽老人們說,董永就是在平輿縣里一棵數百年的古槐下遇到的天女。莫非即是此樹么?”
荀貞說道:“是與不是,且問過那兩個孩童即知了。”古槐樹下有兩個孩子正在玩兒木馬,三人下馬,牽馬行過去。
——
1,董永。
董永遇仙的故事最早見於三國曹植的《靈芝篇》:“董永家道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用何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清《汝寧府志》:“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漢末奉父避兵,寓居汝南。”二龍里外的這棵槐樹到現在還有,傳說董永就是在此樹下遇到的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