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到了韋鄉后,遣荀貞、傅燮統兵五千,號稱萬人,擊白馬,自帶主力近兩萬人,亦號稱萬人,留韋鄉。卜己用李驤之計,遣兵兩路出城,一路兩千人號稱五千,徐行去韋鄉,一路四千人號稱三千,急援白馬,試圖以此來干擾皇甫嵩的判斷。
但是,卜己卻沒料到,皇甫嵩根本就沒把李驤的此計當回事兒,不但沒當回事兒,還嘲笑說是“小兒伎倆”,在對麾下諸將講述了一下“何為正奇”之后,當下於帥帳內傳下軍令:“今曰,我便以正擊奇,再以奇破城,讓卜己小兒看看什么是正奇之道”
眾將轟然應,道:“是。”肅手聽令。
皇甫嵩點了兩個軍候的名:“你二人帶本曲兵卒速去白馬,一來,支援傅、荀兩司馬,二來,告訴他兩人:不管去援白馬的東郡賊到底有多少人,五千也好,三千也罷,我不要求他倆求勝,但至少給我頂住兩天。至遲后天,我必遣軍援之。”
被點名的兩個軍候應,轉身出帳,自歸本營召集本曲兵馬,前去白馬。
帥帳內,皇甫嵩又點了兩個校尉的名:“你二人各帶本部,我再撥給你們一千五人,合計五千人,留在韋鄉,多打旗號,裝出主力尚在的樣子。”
這兩個校尉接令。其中一個遲疑了下,問道:“將軍,你令我二人‘留在韋鄉,多打旗號,裝出主力尚在的樣子’,此話何意也?難道將軍你要……。”
皇甫嵩笑道:“不錯,我要帶余下的主力急取濮陽”
“急取濮陽?”帳中諸將大驚,那個校尉急聲說道,“將軍,濮陽城堅,就算卜己真的派了兩路八千人出城,城中至少還有萬余人。我軍現在韋鄉的兵馬不到兩萬人,將軍先遣兩曲去白馬,又留下五千人守韋鄉,那么能帶走的最多只有萬人,以萬人取濮陽,恐怕難以猝克若不能猝克之,那么賊兵這兩路出城的兵馬必回返馳援濮陽,待到那時,將軍將要腹背受敵”
皇甫嵩大笑,說道:“有卿等在,我怎會腹背受敵?”
“將軍的意思是,來我韋鄉的賊兵如果有意返程、援救濮陽的話,我等便帶兵出營,從后擊之?”
“不止如此。今晚我就悄悄的帶兵出營,抄小路奔去濮陽。來我韋鄉的這路賊兵行軍甚慢,計算路程,大概明早他們能抵達我韋鄉營外。待他們至后,你們即分兵出戰,務必要把他們纏住。”
聽到此處,帳中諸將里有心思敏捷的,猜出了皇甫嵩的意圖,又驚又喜,說道:“將軍莫不是想?”
“然也,荀司馬在潁川兩度用‘偽為賊之潰兵計’賺開了襄城、郟兩縣的城門,我等今不妨借用其計,亦用此來騙開濮陽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