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這件事,皇甫嵩把話題轉回,說道:“所以我剛才對你說,貞之,卿出身名族,應知天下之勢。”
“將軍請說。”
“你剛過弱冠之年,適逢黨錮之解,前程遠大,不知你對你的將來有何打算?”
荀貞心道:“我對我將來的打算自是或入朝為郎,或求一美縣為千石令。”心里這么想,因為搞不清楚皇甫嵩的意思,話卻不能這么說,他說道,“對將來的打算?貞還沒有想這么遠,貞只想快點平定黃巾,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
皇甫嵩笑了一笑,說道:“‘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好,好,說得好。可是貞之,百姓怎樣才能安居樂業?只平定了黃巾就可以么?”
“貞愚昧,請將軍示下。”
“這兒沒有外人,只有你我,我就對你明言吧。”
“是。”
“貞之,我很看好你。汝南西華一戰,我觀你在前陣破賊,英武躍馬,所向無敵,非常喜愛,當時我說了一句話,你可知是什么么?”
荀貞心道:“當時我在前邊殺賊,又沒在你身邊,怎能知道?”恭謹答道:“不知。”
“我當時說:‘將來定邊討賊安漢室者,此子乎’?”
“定邊討賊安漢室?”荀貞心道,“這是何意?”
皇甫嵩轉過身,對荀貞說道:“朝中政局如此,你年輕,沒必要牽涉其中,昔年班超投筆從戎,慨然而言:‘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今北疆的羌人常常作亂,禍害邊郡百姓,甚至擾亂北國,貞之,以你的智勇才干,如果在邊疆,定能安定一方,上為天子解憂,下,則亦能使北地百姓安居樂業。”
荀貞從來沒有想過去邊疆當官,突然聽到皇甫嵩這番話,他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才好,他也知皇甫嵩這是為他好,要不然不會對他說出這番肺腑之言,他心道:“若是在中原太平之事,立功邊疆、以取封侯倒是可以一做,但是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