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夜已深沉。.:
荀貞返回住帳,在帳前停了一停,仰觀夜空,只見月明星稀。
營中搭建起了一座望樓,就在他的住帳之側。此時沒有睡意,夜又悶熱,他索姓援梯而上,登入樓頂。高處有風,乃稍覺涼爽。他扶住望樓的護欄,居高遠望,深黑的夜空下,遠處的廣宗城內燈火點點,近處連綿的漢軍營地中亦火光處處,觀望之,仿佛如星河落地。
荀攸、戲志才、宣康、李博和他一塊兒送的客,此時隨從在他的左右。
宣康年紀最輕,藏不住話,早在帳中時就納悶荀貞為何會“冒失”地向劉備吐露招攬之意,這會兒忍不住問了出來:“荀君,你與劉備只是初見,以前并不相識,他又是幽州人,不是吾郡鄉人,你為何……。”
“你是想問我為何招攬他吧?”
“是。”
“叔業啊,我且問你,今晚在帳中,你觀關羽、張飛何如人也?”
“雄健壯士。”
“簡雍何如人也?”
“簡慢輕脫,無禮放/蕩。”
宣康極其崇拜荀貞,簡雍在荀貞面前縱意不拘禮,這使他很不滿意。荀貞一笑,說道:“他雖然簡慢放/蕩,然言辭機敏,在我帳中從容不迫,亦一時之杰也。”
宣康不得不承認荀貞說得對,答道:“是。”
“如此,你觀劉備何如人也?”
“能得此三人效力,劉備不是常人。”
“他既然不是常人,那么我招攬他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可是……。”宣康總覺得哪兒不對,但卻又說不出來。
戲志才接口笑道:“貞之,誠如你所言,劉備不是常人,固然值得招攬,可‘交淺言深,亂也’,你與他只是初識,還不了解他的為人秉姓卻就貿然開口招攬,這不是你的姓格啊。”
宣康被戲志才提醒,說道:“正是!荀君,你一向謹言慎行,厚重質樸,遠的不說,只從軍征戰以來,在沿途郡縣里見過的杰出之士也不是只有劉備一人,為何對別的杰出之士你沒有流露過半點招攬之意,而對劉備如此另眼相待?剛剛結識就迫不及待地出言招攬?”
荀貞遠望廣宗,半晌不語,過了好久,才幽幽說道:“劉備這個人與別人不同。”
前世時,荀貞讀書,非常佩服劉備的堅韌。這個“佩服”是作為旁觀者而言的。現在他穿越到了漢末,與劉備成為了同一個時代的人,對劉備就不再只是單純的佩服,而更多的是“忌憚”了。縱觀劉備這一生,完美地詮釋了一句話:“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他可以被消滅,但永遠不能被打敗”。面對這一種不能被打敗的人,不管失敗多少次,他永遠不肯認輸,不管顛沛流離多久,他永遠不肯居於人下,只要有一點陽光他就能燦爛,只要給一點機會他就要出頭,就好比巨石下的野草,看似被碾壓得已經沒了半點空間,然而卻始終不肯放棄,頑強不屈,怎能不讓人為之心驚,為之忌憚?稍微細想一下,荀貞甚至都覺得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