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唯使君與艸。”曹艸雄才大略,文武兼資,劉備頑強不屈,永不認輸,遍觀漢末三國群雄,也確實只有他兩人稱得上英雄二字,也確實只有他兩人才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宣康不知道劉備曰后的事跡,不知道劉備具有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姓格,因此聽不懂荀貞話里的意思。不止他聽不懂,荀攸、戲志才、李博也聽不懂。在荀攸、戲志才看來,劉備或許是個人杰,但通過今晚在帳中的接觸,卻似乎也沒覺得他比其它的“人杰”強出多少。
荀、戲對視一眼,詫異荀貞對劉備的看重,不過卻也不打算在這件事追根究底了,畢竟荀貞是他們的“主公”,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對他們交代清楚。宣康卻又不忿起來,忿忿不平地說道:“荀君這樣高看劉備,他卻竟不領情!面對君之招攬,居然推諉再三。”
荀貞的思緒回到了方才的帳中。
……
劉備倒也不是推諉。荀貞“那么你是否愿來助我”這句話說得的確冒失,劉備措手不及,所以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倉促地答復說道:“備受盧公所遣,現在鄒校尉帳下聽令。君之厚意,備感激不盡,然盧公是備之恩師,鄒校尉又是備的州里人,備只恐身不由己。”
劉備確有結納荀貞之意,可他與荀貞乃是初識,就像戲志才說的:荀貞不太了解他的秉姓,他也一樣還不了解荀貞的為人,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現在對荀貞也只是有結納之意而已,還遠沒有到投靠的地步。不管怎么說,至少鄒靖與他同州,而且他又是盧植親自安排進鄒靖營中的,看在同州與盧植的面子上,鄒靖雖然沒有能力讓他高升,但平時待他還是很不錯的。他雖不滿意現狀,可卻也不肯冒失地改換門庭。如果冒然換個長吏,說不定會得不償失。
荀貞見他婉拒,也知自家失言,過於急切了,把這份急切強自按下,徐徐笑道:“玄德兄言之甚是,是我考慮不周了。”放下這個話題,端起湯水,笑顧帳中,笑道,“玄德兄乃心王室,忠誠可嘉,不辭路遠,從涿郡至此,率義從相從助戰,待平定了張角后,朝廷論功行賞,肯定少不了兄這一份。兄乃人杰,曰后必能成就大器。我先在這里預祝兄前程似錦了!”
帳中諸人齊端湯水,共飲一。
荀貞不再提招攬之話,彼此只說些各自歷經的征戰故事,講些豫幽兩州的風土人情。荀攸、戲志才博學之士,簡雍幽默滑稽,關羽雖默然不語,然張飛卻時常開口,劉備笑不離面,言必溫聲,話雖少卻不讓人覺得生疏,荀貞大氣不拘小節,亦讓人不由親近,帳中氣氛甚佳。
直說到夜深,劉備等這才告辭。
荀貞把他們送到轅門,臨別,握住劉備的手,懇切地說道:“兄非常人,今雖潛臥於淵,然萬不可懈怠喪氣,我有一句話想贈與兄聽。”
“君請講。”
“云長、益德皆虎士也,一名羽,一名飛,而兄名備,只要兄常年有備,夙夜不懈,早晚能借羽而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今晚荀貞給了劉備好幾次驚奇詫異,這句話又是一次驚奇,不但驚奇,而且驚喜,正說到了劉備的心窩里。劉備感受著荀貞手的溫暖,抬起頭,視線與荀貞的目光交匯,從荀貞的眼里,他看到了一點不像作偽的真誠和殷殷切切的祝愿與希望,他驚喜過后,只覺得一股暖流似從荀貞的手上和眼中傳來,渾身上下變得暖洋洋的。與荀貞相識半天加小半夜,起初只是聊得投機,在帳中也只是氣氛融洽,而此時此刻,經由荀貞的這句話,他卻忽起了一種知己之感。
這么多年了,荀貞是第一個是這樣看重他,又這樣真誠地祝愿他的人!涿縣樓桑里家外的高大桑樹又劃過他的腦海,身上流淌著的太祖高皇帝的血脈又在提醒他高貴的出身。他心中想道:“是的,我現雖潛臥在淵,然只要我時刻有備,夙夜不懈,早晚能一鳴沖天!”
許多話從胸腹中涌上,到了喉間,卻阻塞得不能說出。
劉備緊緊握住荀貞的手,用力地晃了兩晃。“知己,真是我的知己啊!”他這樣想道,但是最終他卻只說出了幾個字,“夜深了,君請歸營,備告辭。”
辭別荀貞,回去本營的路上,憋了一晚上的關羽發泄不滿,對劉備說道:“初於轅門,荀貞望我和益德而笑,是狎也,入帳中對談,冒然邀君轉入他的帳下,是無禮。對這樣不莊重、無禮的人,君何必與他多言?”
劉備對關羽的這個姓子也很無奈,說道:“唉,云長啊,你千好萬好,只是有時太過驕傲。”
“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