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問張飛和簡雍:“益德,憲和,你們說呢?荀君是個怎樣的人?”
張飛說道:“荀君於轅門望云長兄與我而笑,飛以為,這不是‘狎’,而是‘和’,這說明荀君為人和氣。”
張飛平時在涿縣經常來往廝混的多是輕俠之徒,雖也見過些士子,但像荀氏這樣的高門弟子卻甚少見過,對荀貞的觀感不錯,頓了頓,復又贊嘆地說道:“雖居上位而不傲人,果然不愧是荀家子弟。”
簡雍說道:“‘居上位而不傲人’,益德這話說得不錯。”對荀貞的不傲人,他本身深有體會,當著荀貞的面他箕踞倚案,而荀貞卻絲毫沒有顯露出半點不快。他接著說道:“至於在帳中邀君轉入他的帳下,雖說冒失,但實事求是地說,卻也不能說他無禮啊。”
荀貞現為千石司馬,劉備是個白身,招攬劉備理所當然,盡管有些唐突,卻不無禮。
劉備嘆道:“盛名之下無虛士,難怪荀君能得皇甫將軍看重,確是英雄。云長,益德,憲和,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荀君帳下的荀攸、戲忠都是不同凡響的人物啊!荀攸引經據典,戲忠博學多聞。還有守轅門的典韋,云長、益德,單論勇力,恐怕他不在你二人之下。荀君送我等出來時,於營中路上先后碰見了兩個帶隊巡邏的軍吏:許仲和陳到。這兩個人,我看也不是尋常之輩。除了這些人物,進出荀君營時,我特地觀察了下,雖然因為是剛剛扎營,溝塹柵欄不全,營中似也沒有特別的規劃,但卻依然整整齊齊,有條不紊,輪值的、巡哨的、警夜的各隊兵卒秩序井然。你們發現沒有?我等進營和出營的時候,營中竟無一人亂跑,尤其我等出營時,除警夜兵卒的行走聲外,偌大個營地竟無半點聲息,軍紀森嚴,軍紀森嚴啊!”
劉備的觀察能力很強,被他這么一說,關羽、張飛、簡雍也回憶起了在荀貞營中時的見聞。
簡雍說道:“曰常衣食與兵卒同甘共苦,扎營夜宿軍紀森嚴,與客對談親切不拘禮,……。玄德,這位荀君可以深交。”
劉備笑而不語,心道:“當然可以深交!就沖他知我重我,我就可與他深交。”
想到此處,他倒是有些后悔在帳中拒絕荀貞拒絕得太早了,騎在馬上,回望荀貞營舍,思忖想道:“他若是再對我露出招攬之意,我該如何回復?”變得有點拿不定注意。
……
望樓之上,荀貞收回心神,笑道:“初識不久我就冒然相召,實在是唐突了點,他拒絕也不奇怪。不要緊,過些曰子,待我與他較為相熟后,我再試試看能否把他招攬。”
被拒絕一次還不夠?宣康、李博面面相覷。
李博自知身份,論才智不如戲志才,論親近不如荀攸、宣康,因此平時話不多,此時也忍不住了,詫異地說道:“荀君,這劉備縱是人杰,也不必這般重視吧?他到底有何德何能,值得君再三招攬?”
荀貞笑而不語,心道:“我招攬的不是劉備,是關張啊!”
劉備一生不居人下,先投公孫瓚,再投陶謙,三投曹艸,四投袁紹,五投劉表,六倚孫吳,雖顛沛流離,如喪家之犬,然終不屈志,要想得到他的效忠,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也所以,荀貞壓根就沒想過能得到他的臣服,雖然出言招攬,實際上招攬的卻是關張。
荀貞立在望樓上,轉首遙望,隱見幾點火光漸漸遠去,那是打著火把夜行的劉備等人。他思忖想道:“劉備如今只是個白身,如果能把他招攬到手下,也許可以找個機會?”
然而一切還都只是空想,是否能夠成功,沒人知道。
廣宗燈火點點,眼下且需先攻破了此城,然后才能再說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