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先前在廣宗城外挖掘了壕溝、筑起了矮墻,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這些壕溝、矮墻可以困住城內和城外營中的黃巾兵卒,但在發起總攻的時候,這些壕溝、矮墻就變成妨礙了。皇甫嵩早有預備,在漢兵主力列陣時先遣派了三千精壯,背負土囊、扛著圓木,直奔塹圍,沒用多久就填平了足夠大軍通過的壕溝并推倒了城南大部分的矮墻。
四更,也即雞鳴之時,漢兵做好了所有的進攻準備。
四更就是后世的凌晨一點到三點,這個時候人是最困的,黃巾兵卒中很多都是剛剛入睡就被小帥們連踢帶打地給弄醒了,懵頭懵腦地起來,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又被趕出帳篷,匆匆的略一集合又被趕出營中列陣。城外營里共有黃巾兵卒五六萬人,五六萬人一窩蜂地從營里擁出來,亂得不成樣子。即使趁著漢兵列陣的空,黃巾軍渠帥、小帥們加緊整隊,效果仍是不佳。
皇甫嵩登上營門口的望樓,居高遠眺。
此時夜色深沉,遙可見敵營內外火光通亮,并不斷有新的火光亮起,這是后出營的敵人在打起火把,又聞戰馬嘶鳴,黃巾的騎兵從側門出來。側門是留給騎兵專用的,可因為黃巾步卒太亂,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營頭,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跑,把側門都給堵住了,黃巾騎兵們或揮起馬鞭猛抽,或提刀亂砍,把堵路的步卒驅散,艱難地外行進。
皇甫嵩笑道:“賊將倒也知先遣出騎兵護衛,以防我軍突襲。”
荀貞遠望敵營,說道:“可惜賊營太亂。將軍,今曰賊軍必敗了。”
依照皇甫嵩的安排,在今天的決戰里荀貞的部眾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由劉鄧、典韋、陳到、陳褒、何儀等率領,一部由荀貞自帶。劉鄧等皆為悍將,他們的任務是先擊,荀貞乃皇甫嵩麾下最為得用的一人,他的任務是留在皇甫嵩的身邊,到關鍵時刻再上陣。
皇甫嵩轉顧本部兵馬,數萬漢軍依照他預先的軍令已然盡數出營,整整齊齊地列在了營前。
整個漢兵的陣地總體上分為三部:中間是步卒,此乃中堅,是作戰的主力,人數最眾。兩翼是騎兵,負責奔襲,左翼主要由三河騎士組成,右翼主要是董旻、牛輔等所帶之秦胡精騎。諸部將校的使者絡繹從各陣奔來,到望樓下高聲稟報:“某某部列陣已畢,候將軍令!”
皇甫嵩在看漢兵陣,荀貞也在看。
他先找到了劉鄧、典韋、陳到、陳褒、何儀諸人。他們是先擊的隊伍,很好找,就在漢兵步卒的最前邊。
兩千人組成了一個突擊銳陣。典韋部在銳陣最前,劉鄧、陳到部并列在典韋部的兩翼,何儀部在中間,陳褒部在最后。疆場臨戰時,軍法雖然規定兵卒不得說話,但出征的這些漢兵里招募的精勇占了不小的比例,相比正規軍,軍紀較為散漫,不少陣中都有兵卒們交頭接耳的現象,而劉鄧等人的陣中卻鴉雀無聲,從望樓上望去,兩千兵卒肅立如林,安穩如山。
荀貞滿意地收回視線,又往望樓的近處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