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兵攻城外黃巾營,城內的黃巾自不能旁觀。
城頭燃起了火把,遠望之,四面城墻上火光點點,如一條蜿蜒的火蛇把城池圍在其中。
昨天那兩個被猜是張角、張梁的人又在一群渠帥、小帥的前呼后擁下登臨南城樓,立在天公將軍、地公將軍的旗幟下臨城觀戰。
荀貞遠望著說道:“貞聞傳言,說張角前些時患了病,病得不輕,臥床不能起。這傳言不知是真是假?”
傳言說張角病重不能起而眼前的城樓上張角卻黃衣扶杖而立,這顯然說明傳言是假的了,荀貞卻為何還說“不知傳言真假”?卻是因為兵不厭詐。張角乃黃巾魁首,一軍主將,又黃巾道最大的凝聚力乃是信眾們相信張角是大賢良師,是黃越神的使者,連疫病他都能治,還有什么能讓他病倒的?他要是一病不能起,黃巾軍心必亂,所以張角就算是真的病重了,也不會讓兵卒知道,很可能會派個替身出來,一則“擊破”謠言,二則在戰場上振奮士氣。
皇甫嵩帳下的一個幕僚說道:“等到今曰戰后,我等就知是真是假了。”
這是在拍皇甫嵩的馬屁,暗示今曰之戰必勝,定能攻克廣宗。
皇甫嵩微微一笑,說道:“我奉旨討張角,卻從沒見過他的真容,不管他病重是真是假,至遲明早,我都要親眼看看他的真容。”不用幕僚拍馬屁,皇甫嵩對今曰之戰充滿了自信。
這卻是有識之士和粗野無知之人的區別了。粗野無知如牛輔、李傕等信奉巫道,建議皇甫嵩用巫祝破敵,而皇甫嵩卻壓根就不信那一套,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不過,牛輔、李傕雖然無知,在戰場上卻著實勇悍,只兩三句話的空兒,他們就已沖出了一里多地。
漢軍的陣地距離黃巾的陣地約有幾里的間隔。
漢兵是步卒在中,騎兵在兩翼,黃巾兵也是這樣的列陣,步卒在中間,騎兵在左右。董旻、牛輔是漢兵的左翼,黃巾軍在他們的對面,他們沖擊的自然就是黃巾的右翼騎兵陣。
見到漢軍騎兵首先發起進攻,剛剛成陣的黃巾右翼騎兵為之慌亂,渠帥急忙命令,先遣了一支約數百人的騎兵隊伍匆忙出陣,希望能頂住他們,給主力爭取點時間。
黃巾的騎兵出來得晚,馬速提得慢,剛行不遠,漢軍的騎兵就沖到了。
董旻、牛輔、胡軫、段煨、董越、徐榮等視敵陣的變化,間或呼喝傳令,三千甲騎按照命令,在奔馳中調整隊伍,逐漸形成了一個三叉戟形狀的沖擊陣型。
胡軫、董越率千騎在中,筆直迎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董旻、段煨率千騎在左,牛輔、徐榮率千騎在右,分往左、右行,馳向出陣的那數百黃巾騎兵的兩側。
……當他們的陣型形成后,其戰術目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