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們舉有火把,遠望之,左中右如涇渭分明。
漢軍望樓上,荀貞贊嘆地說道:“真精騎也,於沖鋒之際,奔馬之時,尚能調整陣型,左趨右行,如臂使指,聚散分合,毫不阻滯。將軍,董、牛諸君看來是想以中間千騎為破黃巾出陣騎兵的主力,左右兩千騎為其輔助并防黃巾右翼主陣的騎兵出戰奔襲。”
……秦胡精騎振奮猛銳,馳馬迎敵,矛刀銳利,奔蹄震地,騎兵們的喊殺聲撕破夜空,震人肺腑。奔到近處,將與敵接觸,悍勇的騎兵把火把投向敵騎,先以火攻。
李傕、郭汜在胡軫的麾下。他倆昨天下午被關羽擊敗,丟人於大庭廣眾之下,牛輔回去后痛罵他倆了半天,嫌他倆給自家丟人,他兩人羞憤難當,憋足了勁兒要在今天的戰場上把面子找回來,所以不要命似的沖在千騎最前,雖然對面的黃巾騎兵已經到了眼前,卻半點也不減速,筆直地撞了進去。兩人用的都是長矛,仗著鎧甲厚實精良,無視黃巾騎兵的刺擊,舞動長矛,借助奔馬之力瞬間就擊殺了四五個迎面來的黃巾騎士,長矛刺處鮮血飛濺。
緊隨在他倆之后,胡軫、董越部絡繹不絕地沖入了數百黃巾騎兵中,立時人喊馬嘶,兵器交碰,各種聲響不絕於耳,血肉橫飛,戰成一團。
出陣的黃巾騎兵人少,胡軫、董越部的漢騎人眾,且因為經過足夠的提速,漢騎又馬快,且又是好整以待、養精蓄銳多時的,并又是漢軍精銳,并又有兩邊的兩千友軍相助,并又是夜戰,黃巾騎兵完全不是對手。沒過多久,數百黃巾騎士就胡軫、董越部下撕裂,被分割包圍成十幾個小塊,每個小塊外都圍了人數占有優勢的漢兵精騎,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秦胡精騎,“秦胡”兩個字,胡是指羌人,秦是指邊地的一些因為常年與羌人混居而逐漸羌化的漢人,他們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年紀不大時就跟著長輩逐獵於野上,打獵和打仗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回事,所以他們天然地精通各種騎兵的戰術,并久經沙場,擅長夜戰,且又占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故此對付這區區數百黃巾騎士幾乎是毫不費力。
冀州地處北國,州里的中山、常山等國里多出好馬,盡管從這些地方來的黃巾兵也擅長騎射,可畢竟不像董旻、牛輔部下的這些秦胡精騎轉戰多地,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兼之不擅夜戰,所以很快就落入了下風。
董旻在側翼觀望戰局,看到這數百黃巾騎兵被擊潰后沒有多加理會,留下胡軫、董越部繼續剿殺他們,自帶本部并及牛輔、徐榮部轉擊黃巾右翼騎兵的主陣。
傳令兵馳奔在數千精騎的各部之間傳遞他的命令,左右兩千騎丟下這數百黃巾騎士,接著向前沖殺,朝黃巾兵右翼騎兵的主陣沖去。
冀州產馬,故此冀州黃巾的騎兵比潁川、汝南、東郡多,不過雖然多,畢竟戰馬不易得,卻還是比不上漢騎人眾,黃巾騎兵右翼的主陣總共也只有兩千騎,剛才派出去了五六百騎,現在還有一千五百騎上下。帶隊的渠帥見董旻、胡軫等這么快就沖垮了他的前鋒,慌亂了手腳,來不及再整隊列陣,急忙一疊聲的軍令傳下,命各部出擊。
關閉<廣告>
臨陣倉促,又在夜晚,黃巾騎兵右翼混亂不堪。
相比黃巾騎兵的紛亂,董旻、牛輔等部的秦胡精騎雖然剛幫助董越、胡軫擊垮了一部黃巾騎士,現在又是在縱馬沖鋒的時候,陣型卻半點沒有散亂,依然井然有序。
徐榮身先士卒,率領著五百騎士首先突入到混亂的黃巾右翼騎兵陣中,驅馬持矛,呼喝奮戰,進退如風,轉圜如意,擊之無不破。他部下的五百騎緊隨在他的后邊,競銳爭進,呼喝猛擊。
……遠處漢兵營的望樓上,從荀貞這里望去,只見整個戰場的西邊現在已經完全陷入了混戰,敵我數千騎兵各逞勇武,廝殺一團,血戰不止,而在這其中漢軍騎里最顯眼的有三面將旗:李傕、郭汜兩人之旗在被困住的那數百黃巾騎中馳轉迅捷,擊無不破,勢不可擋。徐榮之旗急沖如電掣,重擊如流星,沖刺入黃巾右翼的主陣里,奮勇前行,千余敵騎無人可阻其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