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此之前,卻還有一事需得辦妥。”
“何事?”
“都試之曰,郡兵齊集,這城防可能會松懈……。”
劉衡悚然,說道:“不錯。中尉有何對策?”不等荀貞回答,他已想到了對策,說道,“中尉帳下的步騎皆百戰精卒,這城防就拜托中尉部卒代管了。”
荀貞笑道:“相君之命,豈敢不從?”又說道,“除了城防,縣中也得多加警戒。”
劉衡深以為然,說道:“以中尉之尊,尚且遇刺街上。這縣里的警戒確實得整治加強了。”他是趙相,荀貞來前,邯鄲的大小事務悉歸他管,荀貞在街上遇刺說明他政事有失,對荀貞頗是懷愧,當下說道,“中尉,職掌武職,這縣中的警戒便也一并勞煩中尉,請中尉督促邯鄲縣尉整改吧。”
荀貞笑應道:“諾。”
整治郡兵、控制城防、插手縣中治安,三項皆成。此三項到手,下一步就可招兵擴充。
縱觀荀貞說計,逐步推進,先以“唯二策:防疫、備糧”為始,繼以“及早進擊”為轉,鋪墊夠了,這才把自己的真實目的放在“徐徐圖之”的名下,“徐徐”說出:整頓郡兵、控制城防、插手縣中治安。要是反過來,把次序顛倒,先說他想要的“整治郡兵、控制城防”等,必會使劉鄧認為他是在借機要權,但以這個次序說來卻是水到渠成。
車到相府,因荀貞該說的都已說了,卻是沒有必要再進府議事了,劉衡入府,段聰亦乘己車歸府。待劉衡、段聰都離開后,荀貞亦與邯鄲相拱別,乘車回中尉府。
走未及遠,聽到車外的典韋說:“中尉,那個老者又轉回來了。”
荀貞的中尉府在城西,邯鄲相家在城北,不順路,與荀貞分別后,邯鄲相本是往城北去的,此時卻又轉了回來。荀貞頓時想到了適才邯鄲相給他推薦他的弟婿盧廣之舉,心中一動,令車駕稍停,掀開車簾往外看,吩咐道:“莫攔邯鄲公的坐車。”
邯鄲相車駕前行,穿過荀貞車駕后邊的兩輛從車,到荀貞車邊時,果然如荀貞所料,車子停下了。邯鄲相的臉從車窗露出,笑與荀貞說道:“忽想起一事,剛才忘了對中尉說。”
“何事?”
“功曹,簡核賢能;主簿,匡理政事。中尉功曹、主簿皆府之重職,不宜久懸。”
——1,襄國妖女,邯鄲才舞。
漢末三國之際的邯鄲人劉劭寫過一篇《邯鄲賦》,中有數句說到:“中山名倡,襄國妖女,狄鞮妙音,邯鄲才舞,六八駢羅,并奏迭舉,體凌浮云,聲哀激楚。”
狄鞮妙音,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里說:“俳優、侏儒、狄鞮之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