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之軍隊編制是二五制:兩伍一什,五什一隊,兩隊一屯,通常兩屯為一曲、五曲為一部。一部的兵力有多有少,大體以一二千人為常制。部之主將為校尉,不置校尉者以軍司馬為主。
趙國的郡兵最多時有數千人,被編為了兩個部,各置一個軍司馬,后因陣亡、逃跑者太多,在前趙國中尉陣亡后遂被縮編成了一個部,部里的軍司馬由相府兵曹掾兼任。
經過今天的都試,舊有的一千二百余郡卒被淘汰掉了近千人,只剩下了三百余人。
三百余人遠遠不夠一個部的編制,征得國相劉衡的同意,荀貞再次對郡兵進行了縮編。
先把這三百余人編成三個屯,兩個步卒屯,一個騎兵屯,各百余人;再把兩個步卒屯合編成了一個步卒曲,同時把騎兵屯和空下的百余匹戰馬亦合編成一個騎兵曲,——趙國郡兵原有騎兵二百余,在這次都試里被淘汰掉了百余人,但淘汰掉的只是人,馬還留著。
步、騎兩個曲的軍吏除了各自的最高長官曲軍候外,其它的所有軍吏,上到屯長,下到伍長,全部從考核成績優異的郡卒里選任。曲軍候,荀貞打算任命邯鄲榮的妹婿、相府兵曹史盧廣為步卒曲的軍候,騎兵曲則由他親自統帶。
他把這個打算告訴了劉衡,劉衡沒有反對,同意了。
這樣一來,原本是六個曲、一個部的趙國郡卒就變成了兩個曲,人數雖然減少了很多,可戰斗力卻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留下的這三百余人至少也是弩弓、角抵、投石、拔距、刀盾戰陣俱皆合格的能戰之士,再稍加磨合、訓練,送到戰場上打上一兩仗,就可以稱為精銳了。
不但戰斗力得到了提高,荀貞也順利地取得了控制權。
一方面,郡兵里豪強大姓家中的子弟、奴客幾乎被沙汰一空,不用再擔憂下邊會有不聽從命令的人;另一方面,步、騎兩個曲的最高長官一個是投效他的盧廣,一個是他自己,也就等同把劉衡和相府兵曹掾徹底架空了。
反過來,對這三百余郡兵來說,由荀貞、盧廣為他們的長官,他們也能接受。
荀貞是中尉,統帶他們天經地義。盧廣首先是趙國人,其次久在郡兵曹,當了好幾年的相府郡兵曹史,資歷不淺,加上又是趙國名族陸氏的子弟,完全有資格統帶一曲步卒。
縮編的過程很快,只用了小半個時辰就完成了。
解散郡卒,令之歸營后,荀貞和劉衡坐車回府。
荀貞做事有始有終,早上他去接的劉衡,晚上也一樣恪守“下吏”的本分,先把國相劉衡送回去,之后,他才回中尉府。在回府的路上,他坐在車中總結今天的都試,自覺收獲不小。
提高了郡卒的戰斗力、順利取得了對郡卒的掌控權,這兩個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初步奠定了在郡卒里的威望。
將有五德:“智、信、仁、嚴、勇”。歷觀他今曰之所為,誅惡示威可謂嚴,部曲耀武可謂勇,遵守承諾則是信,一天之間向郡卒展示了將之五德中的三個。至於“智”、“仁”兩德,“仁”是他的拿手好戲,前些天他每次去郡兵營都是輕車簡從,徒步巡營,對兵卒噓寒問暖,已經展示過了;“智”,就不說他自己的智,只荀攸、戲志才兩人之能就足夠他在將來向兵卒示“智”了。假以時曰,這三百余郡卒就能成為他私兵部曲之外的又一支家底部隊了。
……郡卒的控制權到了手中,接下來該說城防之事了。
許仲部已經在盧廣的配合下接管了城防。
郡卒現今只有三百余人,三百多人顯然不足以守城,而且這三百多人剛被重新編為三個屯,彼此間還不熟,也還需得磨合、艸練,更沒空再去守城。這城防的控制權也算是到手中了。
再接下來就是插手縣中的治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