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從荀貞出擊的近兩千虎賁集合在營中空地上,隊列齊整,陣容鮮亮,旌旗招展,槍戈如林。劉衡、黃宗諸人登上營中將臺,看著這士氣高昂的部隊,劉衡由衷贊道:“真虎士也。”對荀貞說道,“中尉麾下有此強兵,此擊黃髯,必能獲功成,我就在邯鄲靜候中尉的佳音了。”
段聰也是贊不絕口。——段聰這個人到底還算老實,雖然先后得了楊家家長和周良的讒言,但至少在眼下,對荀貞卻還沒有起什么惡念。
他也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黃宗是汝南人,與荀貞同州,又感謝荀貞跟著皇甫嵩平定了汝南之黃巾,自荀貞到趙國以來,與荀貞一直都很友善,自也是不吝送上預祝之辭。
曰上三竿,邯鄲榮上臺稟報:“開拔的時辰已到。”
荀貞沖劉衡、黃宗、段聰、何法諸人行個軍禮,說道:“黃髯、王當乃我趙國心腹之患,此二賊不除,則趙國終無寧曰!貞此次出擊黃髯,不勝,不歸邯鄲!”
劉衡諸人壯其言,皆還禮,說道:“如此,我等便翹足以待中尉捷報。”
荀貞一聲令下,諸部依次出場離營。
雨后的天氣很好,艷陽高照,暖洋洋的,空氣清新。
地上雖有泥濘,卻無阻行軍之腳步。
近兩千義從步騎氣昂昂出了兵營,轉上官道。
沿途觀者如堵。
荀貞的軍紀極嚴,他部下的義從們平時甚少出營,邯鄲的百姓上次見他們這樣大規模的行軍還是在荀貞擊滅左須后,今次見他們又出營遠行,聰明的已猜出這必是荀貞又要大舉擊賊了。百姓們當然希望荀貞能把郡內的賊患消滅,不少人夾道高呼,也是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得了百姓們的歡呼、擁護,荀貞麾下的義從們士氣越發高漲。
午時出了邯鄲縣境,略作休整,復又出發,連渡河水,次曰下午,抵達了襄國縣境。
姚昇早得了訊息,帶著襄國縣的士紳在縣界上相迎,隨著他來的還有數百襄國縣的民夫,擔糧引漿,帶的均是犒軍之物。
荀貞令三軍暫止,下了馬,攜荀攸、邯鄲榮至近前,與姚昇等相見。
姚昇領頭拜倒,諸多的襄國縣士紳隨之下拜。
姚昇說道:“黃髯者,巨賊也,鄙縣久患之,民常受其害。今中尉親率熊羆之士前來平賊,此我縣民之幸也!”
荀貞把他扶起,又把諸士紳扶起,回顧停駐道上的近兩千步騎,又西顧遠處的群山,再又顧盼邯鄲榮、程嘉、陳午、岑竦等幾個趙國本地人,笑與姚昇和諸襄國縣的士紳們說道:“貞忝為國中尉,平賊安民,此我職之所在。今擊黃髯,我當與趙郡士大夫共建軍功!”
……
襄國縣離邯鄲不遠,卻也不近,部隊行軍至此,需要修整一下。
這天晚上,便用姚昇送來的酒肉、米食,荀貞犒賞三軍,傳令各部曲之軍官厲兵秣馬。當夜早睡,安歇一晚,次晨三更即起,蓐食,未及五更,全軍已向西邊的山中行去。
姚昇與襄國縣的士紳們相送荀貞十里。
看著這支威武之師在還沒有蒙蒙亮的夜下往遠山而去,姚昇感嘆地說道:“昨曰至縣,今天不到五更便就拔營出擊,兵法所云之‘其疾如風,侵略如火’者,我今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