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內的治安現多在李倉的掌控下,縣城的防御和縣外的治安則在許仲的掌控下。
荀攸提議召李倉、許仲來,卻是未雨綢繆,是建議荀貞先做好軍備,以免真的出現楊氏等豪強大姓抗令作亂之事。
豪強大姓在地方上本就勢大,本朝自中興以來,各地州郡多次出現地方上的強宗右族圍攻郡縣吏員、乃至圍攻縣寺的事情,現今又是黃巾新破,郡中盜賊叢起,如果真的出現類似之事卻是半點也不奇怪。
荀貞頷首說道:“公達所慮甚是。”
即令侍衛堂外的典韋、原中卿、左伯侯等親衛遣人去召李倉、許仲。
……
卻說邯鄲榮出了中尉府,親去縣中諸姓家中傳達檄令。
他這段曰子早把縣中諸大姓家中各有多少存糧摸了個清楚,傳達完檄令后,即分別向各家提出要求他們出糧的數目,此數目分是各家存糧之五分之一。
魏氏、樂氏這樣的士族果然雖有不滿,卻也沒有當面說什么,只是敷衍諾諾。
邯鄲榮也不和他們多搭話,讀完檄令、說過要求他們出糧的數目,即辭別離開,趕赴下一家。
跟著邯鄲榮一起去各家宣讀檄令的中尉府吏員在路上忍不住問邯鄲榮,說道:“主簿,適才魏、樂兩家雖然當面沒有拒絕,可察其顏色、聞其言辭,卻俱是敷衍之辭,……,萬一他們不肯出糧,又該如何是好?”
邯鄲榮冷笑了聲,說道:“卿不聞‘殺雞儆猴’?找只雞出來殺了,他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向魏氏、樂氏等居住在縣里的士族、豪強傳達過檄令,邯鄲榮等人出城去楊家。
入了楊家的莊園,傳過檄令、說過要求楊家出的糧食數目,楊家的家長楊深當著邯鄲榮的面就拉下了臉子,鐵青著臉一個字也不說。
邯鄲榮說道:“楊公可是不愿出糧么?”
楊深不滿荀貞損害楊氏的利益,這些天與段聰等郡中大吏來往甚密,并與縣中的大小豪強也來往密切,他原本是打算說動段聰、聚合諸家之力,把荀貞攆走的,——地方豪強驅逐二千石的長吏在本朝初年、中期與豪強圍攻郡縣吏員一樣,也都不是少見之事,這類事在近二三十年雖然不多見了,可也偶有發生,——卻不料還沒等他說動段聰,荀貞就先找上門要糧了。
如果說荀貞沙汰郡兵、把楊氏安插在郡兵里軍官幾乎淘汰一空只是損害了楊氏在縣中的力量的話,那么現在荀貞開口要糧,而且一要就是他楊家存糧的五分之一,這就已經是在損害楊家的根本利益了。
他寒著臉對邯鄲榮說道:“邯鄲主簿,你難道不知中尉此舉將會得罪多少人么?主簿是本縣人,又何苦為中尉得罪縣人?”
邯鄲榮正色說道:“榮雖是本縣人,然今出仕中尉府,就是中尉的掾吏。中尉募糧是為了擊討山中群盜,是為了保趙郡之安,我身為主簿,自當為中尉分憂。”
“州伯統兵屯駐高邑,趙郡有事,高邑朝發夕至,稍許山賊,何必懼也?今豫人沽酒,何故妄與趙人索價?”
“豫人沽酒,何故妄與趙人索價”,意即:買酒的是豫州人,何故向趙郡人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