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兩人來得正好,荀貞把邯鄲榮、劉備爭論的事簡單說了一下,問他兩人的意見:“志才、公達,你二人以為該如何處置這數千作亂之流民?殺之,還是安置之?”
戲志才不假思索地說道:“郡府如有能力安置流民還會等到今曰么?郡中既缺糧谷,又山多地少,實是無力安置流民。”卻是贊成邯鄲榮的意見。
“公達,你以為呢?”
“功曹仁者之心,固可一贊,然以攸之見,就眼下看來,卻是主簿之議可行。”
“玄德,你說呢?”
邯鄲榮的反駁有理有據,說到底,趙郡缺糧少地,縱有安置流民之念,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備無可奈何,說道:“悉從中尉命令。”
荀貞做出了決定,起身面向諸人,下達命令:“君卿、伯禽、阿鄧、叔至,你四人各帶兵馬,分去四面追擊散逃之亂民,殺之不宥,把他們劫掠到的糧谷、財貨悉數收繳上來,交付郡府。”
許仲、江禽、劉鄧、陳到四人接令,轉身大步出堂,去縣外營中帶兵追擊。
劉備出身底層,知民間疾苦,對流民保有同情,面現不忍,可他也知這是不得已之舉,亦只能作罷,雖然這件事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去辦,但兄弟情深,為了關羽、張飛能多立軍功,早任吏職,他伏地請求:“云長、益德自從備來到邯鄲,曰受中尉厚養,至今卻無立一功,昨夜云長還對備說‘深感有愧’……。”
荀貞聞弦歌而知雅意,不等劉備說完,說道:“怎么?云長、益德想要一展身手么?”即召關羽、張飛入來,提筆寫了兩道軍令,從案后走出,親手交給他倆,說道:“便委屈云長為君卿副手,請益德為叔至副手,從之追擊亂民。”
關羽、張飛接令,出堂去追許仲、陳到四人。
想起這數千流民講因為他的一道軍令而喪命,荀貞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嘆了口氣,說道:“殺此數千人,希望可以活彼數萬人。”
荀攸說道:“中尉是想?”
“不錯。我打算把收繳來的谷糧悉數分給諸縣,用以賑濟各縣之流民,我這就去相府,與相君商議此事。”
楊家的藏糧雖豐,可莫說是養數萬流民,連養那數千流民也遠遠不夠,要知現在才是十二月,離明年夏收還有半年,這么長時間,這么多人,楊家的這點糧食根本不足用。荀貞亦知此非治本之策,可如今之計,也唯有拖得一天是一天,養得一天是一天了。
他只希望通過前以數千作亂流民的死為震懾,后用楊家的糧食來加強賑濟,“霸道”與“王道”相雜施為,能夠讓余下的這數萬流民不要生事作亂。
堂外府吏傳報,盧廣來到。
荀攸、戲志才聰明敏捷,兩人均猜出了盧廣來意。
戲志才說道:“中尉剛說要去相府,相君就遣子公來請中尉了。”
盧廣進到堂上,道出來意,果然不錯,確是奉劉衡之令來請荀貞去相府議流民生亂之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