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方面結合,因此開春后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良民、流民從賊之事。
當然了,星星散散投賊的百姓、流民還是有的,只是不多罷了。
趙郡周邊各郡,北邊的常山國有皇甫嵩坐鎮,情況也還不錯,亦沒有出現大股百姓、流民投賊的事情,其余各郡就不容樂觀了。
南邊的魏郡、東邊的巨鹿等郡自年初始,郡內是一天比一天亂。各郡都缺糧,豪族大戶有糧,可大多都攥在手里不肯拿出來,郡縣無糧賑濟,流民和貧民的曰子越來越過不下去。
聽說在最缺糧的巨鹿郡,一個冬天過去,十個貧民、流民里凍餓而死得有五個,縣里尚好點,出了縣城往鄉下走,餓殍滿布路邊、田野、亭里,死人太多,縣里甚至都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掩埋尸體,只能任之曝露於野,慘不忍睹。
苦熬過冬天,僥幸活下來的流民、貧民,再也顧不了什么王法了,為了能有個活路,成群成群地鋌而走險,或嘯聚為盜,搶/劫路人,或聚集成伙,攻搶田莊。
郡縣里屯的有兵,鋌而走險的流民、貧民們暫時還不敢攻打縣城,可如果缺糧的狀況得不到及時地緩解,恐怕離這一天也不遠了。
更要命的是,冀州是太平道的發源地,張角兄弟雖然死了,黃巾軍的主力雖然被皇甫嵩剿滅了,可太平道的漏網之魚仍有很多,蜂起的“群盜”里有不少都是他們發動組織起來的,等他們再聯合到一塊兒、選出頭領后,便是郡縣里有了糧,也將難以阻止他們再掀起叛亂了。
對周邊諸郡的危機四伏,荀貞雖足不出趙郡,卻也大概了解,消息來源有二,一是從劉衡處聽來的,二是從皇甫嵩下給郡中的檄令中看出來的。
正旦剛過去了十來天,皇甫嵩就給趙郡下了一道檄令,命劉衡、荀貞無論如何要把本郡的百姓安撫住,要把流入趙郡的流民留住,不得放他們出郡,并令荀貞要盡快準備再度入山擊賊。
荀攸、戲志才、邯鄲榮分析皇甫嵩的這道檄令:
,命劉衡、荀貞安撫百姓和不得放流民出郡。
前者是地方長吏的本職,后者卻說明周邊諸郡的情況已經很壞了,壞到若是再有流民入境的話,可能就會造成大的動蕩。
,令荀貞盡快準備再度入山擊賊。
荀貞到趙郡不到半年已經兩次擊賊,不可謂不“勤”也,皇甫嵩老於軍事,豈會不知只有一張一弛才能讓部隊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可卻催促荀貞盡快準備再次入山,說明了兩點,一個是皇甫嵩大概已經明顯地察舉到了褚飛燕與王當的勾結,為了避免他倆合伙,對常山、趙郡造成更大的威脅,所以催促荀貞出兵,二來,以荀攸之猜測,其中怕是也有皇甫嵩手下兵力不足,捉襟見肘,不足以鎮壓州中各郡越演越烈的亂態,所以催促荀貞盡快出兵,等他消滅了王當,大體安定了趙郡之后,再調他的兵馬出郡,討擊周邊諸郡之亂賊。
——而今冀州諸郡,趙郡的兵馬最多,荀貞本有義從二千余,又招募精勇二千,高素、文聘又帶來了數百鐵官徒,合計五千步騎,一旦出郡,多的不說,至少能穩定住魏、巨鹿兩郡。
——冀州共有九個郡國,趙、魏、巨鹿三個郡國加上皇甫嵩在的常山國,只要這四個郡國都穩定住局面,余下的五個郡國,皇甫嵩就可斟酌調兵,從容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