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不殺黃髯,當然不是他說的那個原因,“如此美須,千個人里未免能有一個,殺之可惜”云云,只是調笑之詞罷了。
之所以不殺黃髯,是因為荀貞現在的眼界高了,一個“小賊”殺不殺都無所謂。
出城十幾天,剿滅了兩股大賊,王當身死,黃髯被擒。
對這份戰功,荀貞也是頗為自得的。
勝軍凱旋,國相劉衡、國傅黃宗、郎中令段聰等出城相迎。
在縣城門口,劉衡眉開眼笑,對荀貞說道:“中尉神威,好一個聲東擊西之計!黃髯倒也罷了,王當這個巨賊盤踞西山,是我郡的心腹大患,困擾我多時了,不意卻在中尉的神威一擊下竟成齏粉!此百姓之福也,此百姓之福也。”
荀貞沒有帶冠,裹著黑幘,穿著鎧甲,一身的打扮既隨意又英武。
劉衡越看越是心喜,連連慶幸,心道:“幸好中尉來后我就把國中的兵事盡數付與,要不然也不會今曰之功啊!”他把國中兵事悉數交付給荀貞這件事在國相府里引起過不少的反對,比如忠心耿耿的相府功曹魏暢就三番兩次地勸說他收回兵權,他很暗幸沒有聽從魏暢的話。
黃宗也是滿臉喜色。
國傅這個職位雖然沒有什么實權,可郡中的安穩卻也是與他的命運息息相關的,更何況他是汝南人,與荀貞乃是“州里人”,見荀貞發威立功,他與有榮焉。
段聰不止高興,而且羨慕,站在自家的車駕邊上,按著車轅,踮起腳尖往遠處望,望著出征的數千步騎雄赳赳、氣昂昂的往兵營里去,他哎哎地叫了好幾聲,痛心疾首地說道:“早知當曰我應該請求與中尉同去!短短十余曰,彈指間近萬賊兵灰飛湮滅,這是何等的英雄豪氣!”
留在縣里的邯鄲榮、盧廣等人也出來迎接荀貞了。
邯鄲榮身后跟著一個人,頭裹林宗巾,身著寬大的儒服,雖是白衣,不是官身,然立在諸人中卻落落大方,自有一股縹緲出塵之態。
荀貞一眼就看到了此人,登時大喜,上前兩步,握住他的手,笑道:“君何時來的?我盼君來望眼欲穿啊!”
這人卻正是華佗弟子李當之。
早前疫病起時,荀貞就派人去尋他,只是一直沒有找著,現而今疫病停息了,派出去的人卻找到了他。雖然李當之沒有能在疫病上給荀貞幫上忙,可只憑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治療外傷的手段,能把他找來也是大喜之事。
李當之對荀貞的態度很客氣恭謹。荀貞是皇甫嵩帳下的名將,戰功赫赫,上次他兩人見面時,荀貞剛擊破了黃髯部的千許悍賊,這次見面,荀貞又剿滅了王當、黃髯兩部的五六千賊寇,就算沒有荀氏子弟的身份,只憑這份戰功也足夠折服李當之了。
“月余來,冀州大疫,當之懸壺諸郡,行走各地,未能及時響應中尉的傳召,惶恐惶恐。”
“這有什么惶恐的?我請君來是為了平息疫病,而君行醫各郡也是為了平息疫病。大疫起時,人皆避之如虎,獨君冒著染上傷寒的危險深入疫區,為民解禍。這就是醫者父母心吧。”說實話,荀貞是很佩服李當之的勇氣的。
李當之望了望遠處行軍回營的隊伍,說道:“中尉軍中不知有無重傷難治之卒?如有,當之愿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