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道消息,程嘉說道:“袁本初為司隸校尉、何伯求為北軍中候,蹇碩將死矣!”
京畿整個層面上,有袁紹為司隸校尉,握掌雄權,洛陽內部,先有西園被曹操等人坐鎮監控,現北軍也被何進、袁隗監納手中,蹇碩一步失算、步步被動,有他欲殺何進的“前科”在、有他在西園諸軍中仍存在不小勢力的客觀條件在,何進想來很快就會對他下手,殺掉他了。
果然,緊隨在第三道消息之后,荀貞的第四道消息送來。
這一道消息的標題只有十六個字:四月庚午,大將軍使黃門令收蹇碩,誅之。
標題簡單,其下的內容卻豐富。
荀攸詳述了何進誅蹇碩的經過。
蹇碩不是傻子,在殺何進失敗、劉辯被何進等擁為天子后,他非常清楚,何進恐怕很快就會對他下手,所以他寫信給中常侍趙忠、張讓、宋典、郭勝等人,說:“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與何進同郡,是老鄉,何太后和何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這其中有郭勝很大的出力,故他與何氏親近,在他的勸說下,趙忠等人經過商議,拒絕了蹇碩的計策,而把蹇碩的信送給何進看。
看到此處,程嘉笑了起來,嘲笑趙忠等人,說道:“諸常侍雖勢重,而有兵權者唯蹇碩,拒蹇碩之計倒也罷了,竟更把蹇碩之信送給何進,趙忠諸輩可謂無謀,求死何速!”
趙忠等常侍雖然勢力很大,可名義上有統兵權力的只有蹇碩,蹇碩是上軍校尉,是西園諸校尉名義上的最高指揮,趙忠等人就算拒絕蹇碩的建議,也不該把蹇碩賣掉,有蹇碩在,至少一時半會兒何進還顧不上趙忠等,現在他們把蹇碩賣掉了,等於是“自毀干城”。
庚午,也即二十五日。
新帝於十三日登基,只過了短短的十二天,曾經的“勝利者”蹇碩就因為趙忠等人的出賣而被何進殺掉了,成為了這場血淋淋的政斗中第一個失敗而死的重量級人物。
話說回來,趙忠等人出賣蹇碩實際上也是不得已。
首先,蹇碩的這個“殺何進”的建議不現實,何進已經被蹇碩“謀殺”過一回了,何進又怎可能會再次上當,在有蹇碩在宮中的情況下貿然入宮?
其次,既然立“董侯”劉協為天子失敗,劉辯登基做了皇帝了,同時,因為何進、袁隗共掌大權,外戚、士人之勢為之大盛之故,明擺著,在沒有重大變故的情況下,廢劉辯、重立劉協是沒有可能的了,作為皇權的依附者們,趙忠、張讓只能暫斂兇焰,退讓屈從。
再次,何進雖與袁紹等士人走得近,可何太后、何苗,包括何進的母親卻都是與宦官親昵,天子年少不能親政,現今朝中是何太后最大,有何太后在上邊庇護,有何苗、何進的母親在外掣何進的肘,趙忠、張讓、宋典、郭勝們自認為,他們就算權勢受到限制,生命卻定無憂。
何進殺掉了蹇碩后,荀攸在信中寫道:“因悉領其屯兵”。
繼北軍五營之后,西園諸軍亦在名義上被何進、袁紹等徹底掌控在手中了。
看罷此消息,荀貞心道:“蹇碩身死,北軍、西園悉入何進、本初之手,董太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