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騎從遠處道上馳來。
近至營外,一騎高聲喊道:“可是荀將軍營么?司隸校尉袁君有信送呈將軍。”
營門打開,這數騎馳入營中。
荀貞從高處下來,命召此數人入帳中相見。
荀貞先至帳內,不多時,這數人亦到。
荀貞觀之,見帶頭一人年有二十余,其后跟從的數人年長者三十余,年輕者亦二十余,皆披甲腰劍,雄雄糾糾,相貌、個頭雖各不同,然俱非常人之態,或英氣外露,或武勇猛鷙。
見到荀貞坐在上邊,這數人下拜行禮。
荀貞請他們起身,心道:“觀此數人皆非庸人,既言是為袁本初送信來,想應必皆是袁本初左右的信用心腹,卻不知姓名是何?”因問那帶頭之人道,“請教足下高姓大名?”
這年輕人氣宇軒昂,朗聲答道:“在下陳留高干。”又揖了一揖,“見過將軍。”
荀貞心道:“卻原來是高干!”
高干在歷史上留下的的名氣似乎并不太大,荀貞對他所知不多,只知他是袁紹的外甥,但對陳留高氏一族,因陳留離潁川不遠之故,荀貞卻是頗有所知。這高氏一族家在陳留圉縣,乃是陳留郡中的一大名族,家世二千石,名著士林,不提別人,只高干的祖、父便皆曾出任過二千石之職,尤其是高干的祖父,曾任司隸校尉,也即袁紹現在出任的這個職位,權重一時。
雖說前世對高干所知不多,但陳留畢竟挨著潁川,對高干此人,荀貞這一世卻是聽到過別人的評價,都說他有文武之才、才志高遠。
荀貞笑道:“適才遠觀足下馳馬近營,英姿杰出,我道是誰人,卻原來是陳留高元才,難怪難怪!”
“元才”是高干的字。
荀貞望顧高干身后的幾人,復又問道:“高君,我觀你身后數人亦皆杰出之士,卻不知姓名?”
高干一一介紹:“此為蔣奇,此為夏昭,此為鄧升。”
這幾個人的名字荀貞在前世時沒有聽說過,皆不認得,料來應是袁紹或高干招攬來的地方豪杰。
彼此寒暄客氣兩句,荀貞話入直題,問道:“不知袁司隸有何信與我?”
高干從懷中取出信箋,呈給荀貞。
侍立在荀貞席后的趙云上前接住信,躬身遞給荀貞。
荀貞打開來看,卻見信上寫的是:“而今交構已成,形勢已露,大將軍卻又狐疑難斷,待而不決。吾恐事久變生,卿可馳驛上奏,言欲進兵平樂觀,以脅大將軍,迫之誅宦。”
“馳驛上奏”,袁紹這是要求荀貞給朝廷上奏,希望能以此來脅迫何進下定誅宦的決心。
荀貞覽信沉吟。
他本來剛剛下了進兵洛陽的決定,卻又接到袁紹的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