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廣陵,荀攸、姚昇把他兩人和陶謙會面的經過以及在州府的所見所聞悉數告訴了荀貞。
荀攸在最后說道:“吾等在郯縣時,由州吏口中聞知方伯似有意再遣人去丹陽募兵。方伯之部曲加上泰山兵,現已過萬眾,州府現所得之糧剛剛夠用,如再募丹陽兵來,則州糧必缺。由之而見,我竊以為,方伯對州中郡國的征糧勢不會停,不但不會停,恐反會增額。”
也就是說,就算陶謙已經答應稍微減少一些對廣陵的征糧數額,可這個數額早晚還是會再加回去,乃至會征得更多。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且等方伯募了兵后,真再增多征糧之份額時再說此事不遲。”
到了那時,荀貞大概已經能控制住廣陵的實權了,給不給陶謙,給多少,都是他說了算了,到時候可以視情況而定。
荀貞問荀攸、姚昇:“我聞州中二從事皆乃徐州英才,卿二人此去郯縣,可見到他們了么?”
“州中二從事”,這說的是別駕從事趙旻和治中從事王朗,州里邊從事諸多,而無論是名望、抑或是實權,都是以此二人為首。
荀攸、姚昇答道:“見到了。”
“此二君人物如何?”
荀攸答道:“趙元達以孝立身,清節高名,素有嫉惡之稱,然以我觀之,此人行事似有些刻意;王景興高才博雅,寬仁行義,有忠烈慷慨氣,舉止威嚴,誠為徐州之望。”
“可見典農校尉?”
荀貞這是在問陳登了。
這回不是荀攸回答,而是姚昇回答了。
姚昇也是胸有豪氣的,他很欣賞陳登,拍著自己的膝蓋,感慨地說道:“陳元龍江湖豪氣,文武兼資,胸懷大略,年雖未及三十,而必為徐州日后之英雄。”
荀攸對趙旻、王朗的評價很客觀,姚昇對陳登的評價則富含感**彩。
荀貞是久聞陳登之名了,聞得此言,不覺神思遙馳,恨不能立刻就與此人一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