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寫就,任命下達,臧洪呼門外的小吏去把陳容叫了來,當面領受檄書,接受任用。
荀貞勉勵他了幾句,便叫許仲、荀成、辛璦三人帶著他離開,前去營中,與陳褒、陳到相見,讓他們先認識一下。
同時,荀貞手書了調兵軍令一道,付給許仲和荀成,從他二人麾下各調三百精卒,分給陳褒、陳到統帶,以做討賊之用。又手書了一道軍令給辛璦,命他選調一百騎兵,協助二陳。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調動和安排,在陳到、陳褒出兵前,荀貞是會召他二人私下再見一次,以把自己“剿賊”的真實目的告之,好讓他二人做到心中有數,下到縣里后知道該怎么辦。
如荀貞所言,廣陵郡里確實沒有巨賊,也稱不上盜賊蜂起,但若論其數目,賊寇也還是不少的,各縣加起來,少說也得有個二十多股,人少的,三五十人,人多的,四五百眾,有的盤踞鄉亭,有的匿伏山林,有的嘯聚水澤,要剿滅起來也挺麻煩,不過荀貞對此卻是毫無擔憂。
一則,張超在任時,雖不能將這些寇賊剿平,但郡賊曹掾陳容是個能干的人,卻也早把這些寇賊的大致情況摸清楚了,——也正因此,臧洪才說他“熟知賊情”。
二則,郡兵的戰力高低姑且不說,陳褒、陳到都是久經沙場的了,敵我幾十萬眾對壘鏖戰的堂堂之陣經歷過,搜山伐林、圍剿山賊的狹路血戰也經歷過,現今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來對付這么些各自為戰的分散盜賊自是手到擒來,不在話下。
所以,荀貞對陳到、陳褒這次剿賊的行動并不擔憂,至於陳褒、陳到能否完成“借此把各縣的豪強、武裝納入掌控”的任務,說實話,荀貞也不擔憂。
跟著荀貞這么多年,陳到、陳褒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早磨練出來了。
收控、打壓一些縣里的豪強,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在話下。
外連臧、薛,內控諸縣,這兩件事定下,接下來就是籌糧、擴軍了。
籌糧不能急,一年的收成有限,地里的稻谷沒長熟,就算再急,糧也籌集不來。趁著戲志才、荀攸、臧洪、袁綏等內外臣僚俱在,荀貞細細問了屯田之事的進展。
荀攸、袁綏等也細細地回答之。
糜家的糧種諸物已經運到了不少,余下的還在絡繹不斷地運至。從郡外借來的物資也將會相繼運來。糧種、農具、耕牛等生產物資已不是問題了。
勞動力也問題不大了,招募的榜單在各縣一貼出去,應者如潮,已招募到了很多流民,還有不少家中無地、衣食無繼的貧困百姓報了名,兩廂相加,目前已有了好幾千的壯勞力。
屯田地塊兒的整合還在進行中。
生產物資、勞動力、田地這三大項里,現在來說,也就“地”這一塊兒是最費事的。
又要把地通過“置換”的方法整合在一起,又要杜絕在這個過程可能會出現的豪強借機侵吞民田、豪強和縣吏勾結用貧地置換公家富地的等等情況,就算再急著把這個事兒辦成,也得穩妥推進,絕對不能急躁。
荀貞對總責“整合屯田土地”之事的荀攸囑咐說道:“公達,屯田雖是要事,但更重要的是穩妥,絕不能讓任何一個郡人在這件事中吃虧,也絕不能讓任何一個郡人借以牟利。”